[发明专利]碟形双金属片自动分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6212.X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8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国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6 | 代理人: | 陈永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金属 自动 分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分选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碟形双金属片自动分选机。
【背景技术】
突跳式温控器的核心元件为碟形双金属片,简称“碟片”。碟片的核心材料是由两层或以上的不同膨胀系数的合金层,经过高精度复合技术组成的双金属片。双金属片由于受热膨胀不同,通过精确弯曲压制后,具有突跳性能,受热后会产生突变。
经过精确冲压成碟状后,隆起部分在两个特定温度下会产生冲击式往复突跳,温控器就是利用这一现象制造而成,两个特定温度叫双金属片的动作温度和复位温度。碟片在加热过程中,第一次产生突跳时的温度称之为动作温度,碟片在降温时产生第二次突跳时的温度称之为复位温度。
同一批碟片突跳温度的集中性和一致性,直接影响突跳式温控器的工作性能。因此,必须对碟片进行分选。现有的技术缺点为,突跳式温控器碟片分选采用四个工序,在开放的检测温场中分别手工作业,因检测温场开放,温度准确性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大,造成分选后的碟片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四个工序分别作业,搬运时间长,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送料机构进行送料,动作、复位温度在四个封闭的温场中同步检测的碟形双金属片自动分选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碟形双金属片自动分选机,它包括机架,跨设于机架上的送料机构,及依次设置于机架上的动作下限检测机构、动作上限检测机构、复位上限检测机构、复位下限检测机构。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传送带、主动轮、从动轮、调速电机及料槽,所述传送带连接于主动轮及从动轮上,主动轮连接于调速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料槽设置于传送带的上方并固定于机架上。
所述动作下限检测机构包括第一保温罩、第一发热板、第一温度控制仪表及第一不良品接料盒;所述第一保温罩设置于第一发热板上方,所述第一不良品接料盒设置于第一发热板的一侧,当传送带将双金属片送入至第一发热板上加热,发生跳转的双金属片落入所述第一不良品接料盒。
所述动作上限检测机构包括第二保温罩、第二发热板、防落料垫板及第二温度控制仪表;所述第二保温罩设置于第二发热板上方,所述防落料垫板紧贴于第二发热板上,当传送带将双金属片送入至第二发热板上加热,发生跳转的双金属片在防落料垫板的作用下,与未发生跳转的双金属片一同保持在传送带上,由传送带送入复位上限检测机构。
所述复位上限检测机构包括第三保温罩、第三发热板、第三温度控制仪表及第二不良品接料盒;所述第三保温罩设置于第三发热板上方,所述第二不良品接料盒设置于第三发热板的一侧,当传送带将双金属片送入至第三发热板上加热,发生跳转的双金属片落入所述第二不良品接料盒。
所述复位下限检测机构包括第四保温罩、第四发热板、第四温度控制仪表及良品接料盒;所述第四保温罩设置于第四发热板上方,所述良品接料盒设置于第四发热板的一侧,当传送带将双金属片送入至第四发热板上加热,发生跳转的双金属片落入所述良品接料盒。
所述传送带的末端设有第三不良品接料盒,经过复位下限检测机构时,未发生跳转的双金属片随传送带送至第三不良品接料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旭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62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粒机
- 下一篇:一种含石墨烯涂层的超高倍率磷酸铁锂圆柱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