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6809.4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8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崔琪楣;张映霓;王辉;李晓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康建峰;郎晓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系统 中的 通信 方法 设备 | ||
公开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和设备。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由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根据所述通信系统的当前系统配置来确定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配置的类别,其中,所述增强控制信道单元配置包括每个增强控制信道单元中资源粒子的个数及每个物理资源块对中增强控制信道单元的个数,并且其中,所述增强控制信道单元配置被分类成分别与通信系统的不同系统配置对应的多个类别;以及将有关所确定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配置的类别的信息通知到所述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节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例如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长期演进的后续演进(LTE-A)中的通信方法、通信设备以及包括这种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技术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是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近几年来启动的最大的新技术研发项目。这项技术可以被看成是“准4G技术”。LTE-A(LTE-Advanced)是LTE的后续演进,3GPP在2008年完成了LTE-A的技术需求报告,提出了LTE-A的最小需求,即下行峰值速率1 Gbps,上行峰值速率500Mbps,上下行峰值频谱利用率分别达到15Mbps/Hz和30Mbps/Hz。为了满足4G技术的各种需求指标,3GPP针对LTE-A提出了几个关键技术,包括载波聚合、协作多点发送和接收、接力传输和多天线增强等。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承载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包含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上的资源分配信息及其他控制信息。在LTE中,上下行资源调度信息都是由PDCCH来承载的。一般来说,在一个子帧内,可以有多个PDCCH。用户需要首先解调PDCCH中的DCI,然后才能够在相应的资源位置上解调属于用户自己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Share Channel,PDSCH:包括广播消息、寻呼、UE的数据等)。
目前,针对LTE-A中的载波聚合、协作多点发送和接收、接力传输和多天线增强等关键技术的调度需求,在3GPP标准化中提出了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nhanced PDCCH,ePDCCH),用以增大控制信息的容量,并可支持波束赋形、分集和小区间干扰删除等技术。鉴于需要与之前版本10(如R10)的PDCCH共存,ePDCCH将不占用之前PDCCH的区域,而是与PDSCH共享数据域的资源。基于此,需要对ePDCCH的配置重新进行设计。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和系统,其中采用的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的配置方案能够实现对下行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传输性能并能够很好地兼容R10(3GPP Release 10)中的PDCCH。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公开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公开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可包括:由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根据所述通信系统的当前系统配置来确定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配置的类别,其中,所述增强控制信道单元配置包括每个增强控制信道单元中资源粒子的个数及每个物理资源块对中增强控制信道单元的个数,并且其中,所述增强控制信道单元配置被分类成分别与通信系统的不同系统配置对应的多个类别;以及将有关所确定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配置的类别的信息通知到所述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68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攻式接地钎
- 下一篇:带有新型连接片的铜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