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灼热丝温度的聚苯醚/苯乙烯类树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7249.4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5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郑一泉;宁凯军;叶南飚;孙东海;梁惠强;郭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绵阳长鑫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1/12 | 分类号: | C08L71/12;C08L25/04;C08L51/00;C08L59/00;C08L53/02;C08K5/159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灼热 温度 聚苯醚 苯乙烯 树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塑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灼热丝温度的聚苯醚/苯乙烯类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聚苯醚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电性能、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和耐候性,广泛应用于电器、办公用品、汽车配件等行业。然而在电子电器中IEC60695标准的强制执行,电子电器对于其使用的聚合物材料的灼热丝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改善聚合物材料的灼热丝性能的研究已有报道,如US6780905采用MCA填充PBT,可以大幅度提高PBT的GWIT,这里的GWIT指glow wire ignite temperture,即热丝引燃温度;CN200810155087采用氮磷阻燃剂协效提高PBT的GWIT达到800℃的要求;US20050004277提出采用次磷酸盐可以提高聚合物材料的灼热丝性能;CN 200580022444.4中,公开了一种阻燃聚酰胺组合物,包括聚酰胺、包含金属次膦酸盐或者二次膦酸盐和氮系阻燃剂的阻燃剂体系、选自聚(亚芳基醚)、聚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酰亚胺共聚物、聚(亚芳基硫醚)、聚砜、聚醚砜、聚醚醚酮、苯乙烯类抗冲改性剂及其组合中的至少一种芳族聚合物,可以提高该组合物的GWIT到775℃以上。
上述现有技术中,大多都是加入氮磷阻燃剂来改善聚合物材料的灼热丝性能,其不足之处在于具有高灼热丝温度较低,且其稳定性较差等。另外对于聚苯醚这种常用于电子电器的聚合物材料,很少有专利涉及灼热丝改善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灼热丝温度的聚苯醚/苯乙烯类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耐高灼热丝温度的聚苯醚/苯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
聚苯醚 40~90%;
苯乙烯类树脂 1~50%;
醛类化合物 0.01~5%;
其他功能性添加剂 0~20%。
本发明所提供的聚苯醚为具有通式(Ⅰ)所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
(Ⅰ)
其中,R1、R2、R3彼此独立的代表氢或含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
优选地,式(Ⅰ)中,所述R1为甲基或乙基。
优选地,式(Ⅰ)中,当R2或R3为非氢时,R2或R3优选为甲基或乙基。
所述聚苯醚为均聚物或共聚物,例如聚(2,6-二甲基-1,4-亚苯基)醚、聚(2,6-二乙基-1,4-亚苯基)醚、聚(2,6-二丙基-1,4-亚苯基)醚、聚(2-甲基-6-乙基-1,4-亚苯基)醚、聚(2-甲基-6-丙基-1,4-亚苯基)等均聚物;各种2,6-二烷基苯酚/2,3,6-三烷基苯酚共聚物等。优选聚(2,6-二甲基-1,4-亚苯基)醚、2,6-二甲基苯酚/2,3,6-三甲基苯酚共聚物、2,6-二甲基苯酚/2,5-二甲基苯酚/2,3,6-三甲基苯酚共聚物、2,6-二甲基苯酚/2,5-二甲基苯酚共聚物。
所述聚苯醚在氯仿中25℃下,测定的极限粘度为0.2~0.8dl/g,优选0.3~0.6dl/g。
本发明所提供的聚苯醚的极限粘度控制在0.2~0.8dl/g的范围内,随着聚苯醚的极限粘度升高,组合物的机械强度提高,而随着聚苯醚的极限粘度降低,组合物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能,易于进行加工成型。
本发明所述聚苯醚可按已知方法制备,例如: 用一种或多种甲基苯酚为原料,以甲苯为溶剂,采用铜胺络合剂为氧化催化剂,聚合成为高分子树脂。
本发明所提供的苯乙烯类树脂可以为苯乙烯类单体的聚合物、苯乙烯类单体与其它可共聚单体的共聚物或苯乙烯类接枝共聚物、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苯乙烯类共聚物弹性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苯乙烯类树脂的合成方法,可以是乳液聚合法、溶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本体聚合法等公知的方法。
所述苯乙烯类单体优选为无规苯乙烯、等规聚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或对甲基苯乙烯;
所述其它可共聚单体优选为氰化乙烯基单体、(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其中所述氰化乙烯基单体包括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包括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绵阳长鑫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绵阳长鑫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72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