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猕猴桃籽油脂质体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7277.6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1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盛;张胜;肖文军;傅冬和;李适;刘仲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61K9/127;A61P3/06;A61P7/02;A61P9/12;A61P35/00;A61P39/06;A61K1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本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39 | 代理人: | 刘江良 |
地址: | 410128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猕猴桃 油脂 质体 口服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品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猕猴桃籽油脂质体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又名杨桃、藤梨、仙桃、毛桃等,新西兰猕基维果(kiwifruit),是一种藤本植物,是我国特产珍贵水果之一。 随着猕猴桃加工业的发展,水果残渣量增多。猕猴桃残渣中主要是水果粗纤维和种子。这些工厂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果渣,其中含有大量的猕猴桃种子籽粒。据黄倬伟等(黄倬伟,易明华.猕猴桃籽提炼优质食用油的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1992,(4):11~12)报道,每个猕猴桃野果中的籽粒少则250多粒,多达800余粒,平均500粒左右。经测定,籽粒中含油率为28.85%,猕猴桃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37%,其中亚油酸、亚麻
酸含量占74.83%;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猕猴桃籽油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口服安全无毒。姚茂君(姚茂君,李加兴,张永康.猕猴桃籽油的开发利用探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1,27(12):28~30,]姚茂君,李嘉兴,张永康.猕猴桃籽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2,2(3):307~309)、张永康(张永康,蒋剑波,陈莉华.猕猴桃果仁油脂肪酸的测定及其利用[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2(4):37~38,82)等研究了湖南湘西“米良一号”猕猴桃的种子,发现含油率为23.5%,气相色谱测定脂肪酸组成,a-亚麻酸含量高达63.99%。因此猕猴桃籽油可作为补充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保健油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猴桃籽油中含亚麻酸与亚油酸,是目前发现的除苏子油外亚麻酸含量最高的天然植物油。亚油酸和亚麻酸是两种对人体健康特别重要的必需脂肪酸,只能从外界摄取而不能在人体内自行合成。α-亚麻酸是EPA和DHA的前体物质,因而猕猴桃籽油具有降低血脂、胆固醇和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形成,防止癌症发生,抗氧化和延缓衰老等多种作用。所以猕猴桃籽油是一种优质的功能食品、药品和美容化妆品的原料。
但是,猕猴桃籽油中含量高达90%的不饱和脂肪酸给油脂的保存带来了问题。不饱和脂肪酸分子含有多个双键,因而对氧气、光线和热极为敏感,极易氧化变质。油脂的氧化不仅使其失去了应有的保键功能,而且还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脂质体(liposome)是Bangham在1965年发现的一种由磷脂构成的一种类脂小球体。是将药物包封在脂质(磷脂与胆固醇)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制成的微型球状体(Bangham ad.difusion of univalent ions aeross the lamellae of swollen Phosphlipids [J].Mol. Biol,1965 13:238~252.)。双分子层内外分别包封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其理化性质和结构类似细胞膜,又称为人工生物膜。 脂质体作为一种新颖的功能成分制剂而备受关注,近年来,脂质体制剂研究与应用取得很大发展。脂质体制剂的作用特点主要有(陆彬.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
(l)保护功能成分提高稳定性
一些不稳定的功能成分被脂质体包封后,可受到脂质体双层膜的保护:被包裹的功能成分在体内转运过程中不受酶和免疫系统所破坏。
(2)降低功能成分毒性
脂质体本身对人体无毒,功能成分被包裹后在心、肾中累积量比游离功能成分低,对心、肾有毒性的功能成分包封脂质体后,可明显降低毒性。
(3)缓释作用
控制功能成分的释放速率,达到长效缓释。
(4)靶向性
进入体内后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使功能成分主要在肝、脾、肺和骨髓等组织器官中蓄积,实现被动靶向给药。
脂质体在医药行业应用成熟,但在食品领域尚属起步阶段。脂质体作为一个优良的载体,通过磷脂的包覆,既可提高包埋物质的稳定性,又使其具有靶同性,可提高功能成分的生物利用率。目前,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其例子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72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