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故障导向安全的防雷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7548.8 | 申请日: | 201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9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佟元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佟元江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43 陕西省西安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 导向 安全 防雷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紧急保护电路装置,特别用于铁路信号系统中,减小和防止雷电流在需防护空间内所产生电磁效应的防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CN201699407U提供一种多支路电桥两级雷电防护装置,雷电防护分两级,一级为气体放电管FD1~FD5,二级为TVS管;在一二级之间设有减少浪涌对二级电桥和TVS管冲击的退藕电阻R2~R5。所述氧化锌避雷器(压敏电阻),金属陶瓷二、三电极放电管、真空避雷管统称浪涌吸收器。浪涌吸收器的绝缘电阻小于2MΩ。铁路信号系统中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定期要对电缆进行绝缘测试。其间为了避免浪涌吸收器的绝缘电阻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必需临时取下浪涌吸收器。使得测试工作量增大,容易出现差错。浪涌吸收器支路接入的退藕电阻器延长了浪涌吸收器的应变时间,对防护浪涌能量冲击不利,影响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浪涌吸收器支路串联金属化塑料薄膜电容器的组合。并联有1~4组金属化塑料薄膜电容器串接浪涌吸收器组合。1浪涌吸收器和2、3、4浪涌吸收器的耐压比分别是1∶1.1,1∶1.2,1∶1.3。阻绝脉冲功率的累积而损坏浪涌吸收器,造成的器材失效性故障,提高可靠性,满足了铁路列控的基本要求,实现了故障导向安全,保证行车安全;减轻信号电缆测试工作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1、金属化塑料薄膜电容器的自愈性使得其过负荷损毁结果是开路,薄膜性电阻器和浪涌吸收器串联金属化塑料薄膜电容器和浪涌吸收器串联,即使金属化塑料薄膜电容器和浪涌吸收器都发生损毁,也不会出现短路状态,保证了行车安全。
2、金属化塑料薄膜电容器和浪涌吸收器串联,因为电容器的电压不能突变,金属化塑料薄膜电容器承担了部分冲击能量,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浪涌吸收器的可靠性。
3、电容器的内芯并联1~4组金属化塑料薄膜电容器串接浪涌吸收器组合。1浪涌吸收器和2~4浪涌吸收器的耐压比分别是1∶1.1,1∶1.2,1∶1.3,可以提高浪涌吸收器的整体可靠性,保证行车安全。
4、金属化塑料薄膜电容器和浪涌吸收器串联,测试电压DC500V的绝缘电阻完全符合铁道部发布的信号电缆测试技术条件的要求。
5、金属化塑料薄膜电容器和浪涌吸收器串联,金属化塑料薄膜电容器对浪涌冲击能量的应变时间较薄膜性电阻器明显缩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浪涌吸收器基本电气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浪涌吸收器多级并联金属化塑料薄膜电容器和浪涌吸收器电气原理图。
图中C是金属化塑料薄膜电容器,TVS是浪涌吸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浪涌吸收器TVS、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和导线端子照图完成焊接。浪涌吸收器采用4个TVS双向稳压二极管,型号分别是P6KE100CA、P6KE110CA、P6KE120CA、P6KE130CA。金属化塑料薄膜电容器采用市售0.33M f/500V的PHE426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和浪涌吸收器TVS依据图2连接。其后装入外壳,使用常规密封胶进行密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佟元江,未经佟元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75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串联蓄电池组循环活化与蓄电池冗余备份技术
- 下一篇:一种室内用电智能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