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对点的信息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7550.5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1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薛瑞尼;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德百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51908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对点 信息 传输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点对点的信息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终端信息远程获取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安装在终端上的传感器采集相关数据,再通过网络传递至感兴趣的观察者。例如,家长希望通过儿童使用的终端获取其位置信息。
图1为现有技术的点对点的信息传输方法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系统包括三个部分:信息来源的终端A、公共服务器B和观察者C。终端A一般为支持数据移动网络(如EDGE、GPRS、3G等)的设备,服务器B为拥有公网IP的可通过互联网直接访问的服务器,观察者C为任何可接入互联网的应用程序(如台式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应用程序)。信息传输流程为:终端A通过网络直接连接服务器B,并将所有数据上传至服务器B,观察者C从服务器B上下载相关数据进行观察或处理。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终端的信息需要在服务器B存储管理,隐私性差;
2、服务器B需要很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开发维护成本高;
3、观察者C无法主动发起到终端A的通信链路,因此无法获取终端A的实时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终端判断网络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所述第一终端判断网络环境发生变化时,则所述第一终端主动与所述服务器建立第一链接;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链接获取并保存所述第一终端的公网IP和端口信息;第二终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查询请求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公网IP和端口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公网IP和端口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第二链接,并通过所述第二链接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点对点的信息传输方法,第一终端只需在网络环境发生变化时主动向服务器发起链接,服务器不保存第一终端的信息,保持了第一终端信息的隐私性,并且由于仅建立链接而不发送任何信息,因此服务器的部署简单,系统资源需求小,成本低。此外,通过链接可将第一终端的公网IP和端口信息存储在服务器中,由此作为观察者的第二终端通过向服务器查询第一终端的公网IP和端口信息即可向第一终端直接发起链接,从而能够实时地获取第一终端的信息,极大地方便了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点对点的信息传输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终端中记录被信任的终端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一链接发送通信消息,其中,所述通信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和所述被信任的终端的身份标识;所述服务器保存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和所述被信任的终端的身份标识;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查询请求、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和所述被信任的终端的身份标识判断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合法;如果判断合法,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公网IP和端口信息。由此,避免第一终端的信息被恶意观察者访问,保证第一终端信息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通知消息之前,对所述通知消息进行加密。由此,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避免恶意攻击和访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公网IP和端口信息之前,对所述公网IP和端口信息进行加密。由此,也可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避免恶意攻击和访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位于不同的私网,所述服务器具有公网IP。由此,满足移动网络环境下的终端联网需求。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点对点的信息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终端、服务器和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判断网络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并在网络环境发生变化时主动与所述服务器建立第一链接;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链接获取并保存所述第一终端的公网IP和端口信息,并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查询请求,以及根据所述查询请求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公网IP和端口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终端,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并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查询请求返回的第一终端的公网IP和端口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公网IP和端口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第二链接,并通过所述第二链接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德百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德百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75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