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捡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7600.X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1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蒋思汗;陈挺;许书菡;张云玲;龚晓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47/02 | 分类号: | A63B4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裴咏萍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捡球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捡球器。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对于球类运动的热爱越来越浓烈,但是每当打完了满满一筐球以后,就需要将满地的球重新捡起,而人手有限,需要不停的起身将球放进框子里,这样周而复始更是对原本就超负荷的身体加上了一块重重的负担。
现有的捡球器分为人推和机动两类。人推的结构简单,但收球效率低;而机动的虽然工作效率高,但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且噪音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效率高、结构简单的捡球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捡球器,包括底盘、拨球盘、滚轮、发射腔、弹射机构、导球管和盛球台;滚轮设于底盘两侧,且通过滚轮转轴与底盘转动连接;发射腔固定设于底盘后端,且上方与导球管下端相连通;导球管上端开口,开口方向朝下;盛球台固定于导球管的开口正下方;弹射机构设于发射腔内;底盘上设有导球槽;导球槽前端设有锥形开口,后端与发射腔相连通;拨球盘设于导球槽上方,且与滚轮传动连接;拨球盘周侧设有叶片,位于导球槽上方的叶片伸入导球槽内。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上述拨球盘通过拨球转轴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拨球转轴上设有传动齿轮;滚轮转轴上设有主动齿轮;通过链条连接传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从而使拨球盘与滚轮传动连接。
发射腔两侧设有侧板;所述弹射机构包括小齿轮、压盘和弹簧;所述弹射机构通过小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压盘与小齿轮固定相连,且位于所述发射腔的侧板上方;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发射腔的侧板下方。
发射腔下端面向后倾斜。导球管上端呈圆弧状。滚轮包括前滚轮和后滚轮;前滚轮通过前滚轮转轴转动设于底盘前端两侧;后滚轮通过后滚轮转轴转动设于底盘后端两侧;拨球盘与后滚轮传动连接。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滚轮转轴传动,利用拨球盘将球拨入导球槽内,并送入发射腔中;同时弹射机构也利用滚轮传递的动力,将球沿导球管弹出,进入盛球台。本发明捡球器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能实现不弯腰仅通过手推达到捡球的目的。且盛球台也可作为储球容器,方便倒球或直接拿球。本发明捡球器操作方便,手动操作无需电动,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捡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发射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拨球盘与底盘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弹射机构与发射腔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底盘,11-导球槽,2-前滚轮,21-前滚轮转轴,3-后滚轮,31-后滚轮转轴,32-主动齿轮,4-拨球盘,41-拨球转轴,42-传动齿轮,43-链条,5-发射腔,51-侧板,6-弹射机构,61-压盘,62-弹簧,63-小齿轮,7-导球管,8-盛球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捡球器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捡球器包括底盘1、前滚轮2、后滚轮3、拨球盘4、发射腔5、弹射机构6、导球管7和盛球台8。前滚轮2设于底盘1前端两侧,并通过前滚轮转轴21与底盘1转动连接。后滚轮3设于底盘1后端两侧,并通过后滚轮转轴31与底盘1转动连接。发射腔5固定设于底盘后端,且上端与导球管7相连通。导球管7上端呈圆弧状,开口朝下,开口正下方固定设有盛球台8。盛球台8与底盘1固定相连。结合图2,底盘1中间设有导球槽11,导球槽11前端呈锥形开口,后端与发射腔5相连通。拨球盘4设于导球槽11的正上方,且与后滚轮3传动连接。
结合图4,拨球盘4通过拨球转轴41与底盘1转动连接。后滚轮转轴31上设有主动齿轮32,拨球转轴41上设有传动齿轮42,传动齿轮42通过链条43与主动齿轮32相连。通过后滚轮3依次带动后滚轮转轴31、主动齿轮32、传动齿轮42、拨球转轴41,从而带动拨球盘4转动。拨球盘4周侧设有叶片,转动时,叶片伸入导球槽11内。结合图3,发射腔5倾斜设于底盘1上,其下端面向后倾斜,方便球从前端落入发射腔5内。发射腔5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倾斜的侧板51,侧板51与底盘1之间形成一个半开空间。
结合图5,弹射机构6包括小齿轮63、压盘61和弹簧62。小齿轮63与主动齿轮32相啮合,压盘61与小齿轮63固定相连,并设于侧板51的正上方,弹簧62设于侧板51的下方。弹射机构由后滚轮3转动,经主动齿轮32和小齿轮63增速传递到压盘61,压盘61压下发射腔5的侧板51,使弹簧62积蓄能量,从而实现迅速将小球沿导球管7弹出,进入盛球台8。
捡球时,手推动捡球器达到落球处,球通过底盘1上的锥形开口进入导球槽11内,后滚轮3的动力带动拨球盘4转动,从而使拨球盘4上的叶片拨动球沿导球槽11进入发射腔5内。同时后滚轮3的动力经主动齿轮32和小齿轮63增速传递到压盘61,压盘61压下发射腔5使弹簧62积蓄能量,将发射腔5内的球沿导球管7弹出,进入盛球台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76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共振散射光谱测定吡哌酸的方法
- 下一篇:自洁式粉尘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