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消声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7744.5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0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蒋跃军;周锦佳;谢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利和排气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00 | 分类号: | F01N1/00;F01N13/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降低发动机排气噪声污染的消声器。
背景技术
这种消声器作为降低汽车发动机排气噪声的一个关键部件,它是通过降低、衰减排气脉动压力来消除噪声;有一种轿车消声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一个壳体,装在所述壳体内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带孔的第一块隔板和第二块隔板把所述壳体内部空间沿进气方向分隔有第一和第二及第三腔室;在所述第一腔室内填充有消音棉,所述进气管在所述第二腔室的管壁上分布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块隔板封闭所述出气管的内端口,该出气管在所述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内的管壁均分布有许多通孔。
这种技术方案汽车消声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如下不足:这种汽车消声器的消声效果尚不够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很好地衰减发动机排气噪声的汽车消声器。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这种汽车消声器,包括有由带孔的两块隔板沿进气方向把内部空间分隔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的壳体;装在所述壳体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在所述壳体内的部分均穿过两块所述隔板;所述壳体内设有穿过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的通孔连通的中间管;所述进气管和所述中间管及所述出气管在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管壁上均分布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二腔室内填充有消音棉;所述壳体由前端盖和后端盖及筒体连接构成,所述筒体由首尾边连接的多层不同厚度的钢板重叠围成,其首尾边的连接是其中的一个侧边咬入另一个弯折侧边所形成的凹槽内的连接;所述筒体与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的连接均是卷曲弯折的连接。
上述汽车消声器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筒体由两层不同厚度的钢板重叠围成,其中一层钢板的厚度是0.5毫米,另一层钢板的厚度是0.7毫米;所述前端盖下方设有排水通孔,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下方设有排水缺口;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消音棉是玻璃纤维。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壳体内增加了中间管,从进气管进到第三腔室的废气可从中间管进入第一腔室,不仅增加了废气的流通面积,使其在壳体内能充分碰撞和反射,逐渐降低其脉动压力;第二腔室内的消音棉还能吸收废气的高频声能,筒体选择多层不同厚度钢板重叠围成,可有效地减少辐射噪声;2、前端盖的排水孔及时排出壳体内的积水,减少了筒体内组件受腐蚀的隐患,延长汽车消声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的K向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筒体纵缝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汽车消声器有一个由筒体3和前端盖2和后端盖8之间的连接均使用卷边连接的壳体,其中前端盖2的下端设有排水通孔,如图5所示;筒体3由两层不同厚度的钢板重叠围成,其中一层钢板的厚度是0.5毫米,另一层钢板的厚度是0.7毫米,如图4所示,筒体3的连接纵缝是采用咬边围成,即钢板板材的首边和尾边是其中的一个侧边咬入另一个弯折侧边所形成的凹槽内的连接,如图6所示。壳体内由带孔的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7与筒体3焊接将内部的空间沿进气方向依次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其中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7的下端均设有排水缺口,如图2、图3所示;在壳体的前端焊接一根伸入壳体内部的进气管1,在壳体的后端焊接一根伸入壳体内部的出气管9,进气管1和出气管9均穿过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7并与之焊接,壳体内焊接有穿过第一隔板5与第二隔板7的通孔连通的中间管4,进气管1和中间管4及出气管9在第二腔室内的管壁上均设有多个通孔;在第二腔室内填充的消音棉6是玻璃纤维连续纱。由于壳体内增加了中间管4,从进气管1进到第三腔室的废气可从中间管4进入第一腔室,不仅增加了废气的流通面积,使其在壳体内能充分碰撞和反射,逐渐降低其脉动压力;第二腔室内的消音棉6还能吸收废气的高频声能,筒体3选择多层不同厚度钢板重叠围成,可有效地减少辐射噪声;前端盖的排水孔及时排出壳体内的积水,减少了筒体3内组件受腐蚀的隐患,延长汽车消声器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利和排气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利和排气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77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叠体的剥离装置和剥离方法及电子器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新型复合纤维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