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丙烯酸钠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8176.0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1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猛 |
主分类号: | C08F120/06 | 分类号: | C08F12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丙烯酸钠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酸钠是—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为[C3H3O2Na]n,相对分子质量小到几百,大到几千万,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粘稠液体、凝胶、树脂或固体粉末,溶解于冷水、温水、甘油、丙二醇等介质中,对温度变化稳定,具有固定金属离子的作用,能阻止金属离子对产品的消极作用,是一种具有多种特殊性能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pH值一般在6-9之间,易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但在氢氧化钙、氢氧化镁等水溶液中随碱土金属离子数量增加,先溶解后沉淀。聚丙烯酸钠的性质、用途随相对分子质量不同而有明显区别,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10000的,可作为分散剂,应用于水处理阻垢剂、造纸、纺织印染、陶瓷等工业领域;相对分子质量在2000-4000,浓度在65%-70%时,用作造纸涂布分散剂;分子量在1000-3000之间的,用作水质稳定剂和黑液浓缩时结垢控制剂;分子量在10以上的,用作涂料增稠剂和保水剂,可使羧基化丁苯胶乳、丙烯酸酯乳液等合成胶乳黏度增长,避免水分析出,保持涂料体系稳定,亦可用作絮凝剂、高吸水性树脂、土壤改良剂,以及在食品工业中作增黏剂、乳化分散剂等。本发明是一种小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生产方法,工艺是将丙烯酸、氢氧化钠先经中和反应后,再在引发剂存在下产生聚合反应即得产品,产品主要用作水处理剂-分散剂、水处理剂-絮凝剂、造纸化学品、纺织印染助剂、陶瓷加工助剂,该工艺具有:以丙烯酸、氢氧化钠为原料,原料价格低、转化率高,生产使用通用设备、设备投资少、产品纯度高、便于批量生产、无污水废气排放、环保等一系列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批量生产聚丙烯酸钠的方法,该方法以丙烯酸、氢氧化钠、活性炭、软水、过硫酸铵为原料,以化学反应釜为设备,将丙烯酸、氢氧化钠先在化学反应釜中进行中和反应后,再进行聚合反应即得产品,本发明使用的原料配比是:丙烯酸28%-30%、氢氧化钠22%-24%、活性炭2%、软水40%、过硫酸铵6%。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聚丙烯酸钠的生产方法,其特征由以下步骤构成:
(1)将配方量的氢氧化钠和软水在搅拌罐中混合均匀,得到氢氧化钠水溶液放置待用。
(2)将丙烯酸送入化学反应釜,开动搅拌机,转速为26转∕分,随即向反应釜夹层内送入蒸汽,使反应釜内缓慢升温,当釜内温度达到37-39℃时,缓慢的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后加入配方量的活性炭,继续搅拌并保持温度不变,保温反应1小时后中和反应结束,将釜内物料放出滤去杂质再重新抽入釜内。
(3)向反应釜夹层内送入蒸汽,使反应釜内升温,当釜内温度达到95-100℃时加入配方量的引发剂过硫酸铵搅拌均匀后停止搅拌,保温反应2小时,此时聚合反应结束,关闭蒸汽,使釜内物料温度缓慢降低,当降至室温后,放料包装得到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聚丙烯酸钠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以丙烯酸、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原料价格低、转化率高,生产使用通用设备、设备投资少、且便于批量生产、纯度高、一次性产量大、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占总量为22%的氢氧化钠和占总量为40%的软水在搅拌罐中混合均匀,得到氢氧化钠水溶液放置待用;将占总量为30%的丙烯酸送入化学反应釜,开动搅拌机,转速为26转∕分,随即向反应釜夹层内送入蒸汽,使反应釜内缓慢升温,当釜内温度达到37-39℃时,缓慢的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后加入占总量为2%的活性炭,继续搅拌并保持温度不变,保温反应1小时后中和反应结束,将釜内物料放出滤去杂质再重新抽入釜内;向反应釜夹层内送入蒸汽,使反应釜内升温,当釜内温度达到95-100℃时加入占总量为6%的引发剂过硫酸铵搅拌均匀后停止搅拌,保温反应2小时,此时聚合反应结束,关闭蒸汽,使釜内物料温度缓慢降低,当降至室温后,放料包装得到成品。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猛,未经何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8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