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线卷绕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8347.X | 申请日: | 2009-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4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梅冈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54/70 | 分类号: | B65H54/70;B65H69/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庞乃媛;黄剑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卷绕 | ||
本申请为中国申请号200910006162.5发明名称为“捻接器单元及纱线卷绕机”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进行接头作业的捻接器单元的纱线卷绕机。详细为,涉及回收捻接器单元的接头时产生的回丝的结构。
背景技术
这种捻接器单元公开在例如日本特开2001-199637号公报中。该特开2001-199637号公报中的捻接器(接头装置)采用将解捻时产生的回丝从解捻管吹飞到络纱单元机体的后方的结构。
但是,特开2001-199637号公报中的结构有可能被吹飞的回丝飞散到周围、附着在卷装上成为质量降低的原因。
另外,为了防止这种飞散,也可以考虑用软管连接解捻管与负压源,回收回丝的方法。但该方法有时负压源的容量不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回收回丝、使其不会飞散到周围的捻接器单元。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下面说明用来解决该课题的措施及其效果。
本发明的纱线卷绕机,具有多个具备捻接器单元的卷绕单元,上述捻接器单元,具有用来回收回丝的专用的集尘器。
如果采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用来回收回丝的专用的集尘器的捻接器单元。
由此,回丝不会飞散到周围而附着在机体主体和卷装上,因此能够提高作业环境及卷装质量。并且,由于捻接器单元具有集尘器,因此不需要复杂的集尘路径,不仅装置变得简化,而且由于不会产生集尘路径的中途被回丝堵塞的问题,因此能够减轻维护作业。
在上述捻接器单元中,优选上述集尘器具有构成为近似圆柱形状或近似圆锥形状的集尘室,通过在上述集尘室的内部产生蜗旋气流来回收上述回丝。另外,近似圆柱形状或近似圆锥形状的具体例包含用与轴线方向垂直的平面剖切的截面为环形的情形。
由此,能够利用蜗旋气流高效率地将回丝回收到集尘室中。
上述捻接器单元优选采用以下结构。即,该捻接器单元具有接头时导入纱端、利用压缩空气解捻上述纱端的解捻管;上述集尘器具有沿上述集尘室的大致切线方向导入回丝的回丝导入口;通过上述压缩空气的喷射而生成的来自上述解捻管的空气流被吹入上述回丝导入口中,由此产生上述蜗旋气流。
由此,解捻纱线时产生的回丝被直接导入集尘室的内部,因此集尘变得极其容易。并且,由于利用来自解捻管的空气流产生蜗旋气流,因此不需要回收回丝用的负压源等就能够回收回丝。
在上述捻接器单元中,优选在近似圆柱形状或近似圆锥形状的上述集尘室的轴线方向的至少一端具有排气过滤器。
由此,在能够利用排气过滤器阻止回丝从集尘室飞散的同时,蜗旋气流还能够通过该排气过滤器顺畅地排出。因此,能够防止包含回丝的空气流逆流到解捻管一侧。
在上述捻接器单元中,优选在近似圆柱形状或近似圆锥形状的上述集尘室的轴线方向的至少一端,具有用来将回收到的上述回丝排出到外部的回丝排出开口。
由此,通过上述回丝排出开口能够容易地将回收到的回丝排出到外部。
在上述捻接器单元中,优选在上述集尘室的中央部位具有截面形状为圆形的棒状部件。
由此,能够使回丝缠绕在棒状部件上并且能够集中在集尘室的中央部位。因此,从集尘室回收回丝变得容易。
本上述捻接器单元中,优选上述棒状部件的至少一个端部被形成为尖细状。
由此,通过使缠绕在棒状部件周围的回丝移向尖细状的端部而抽出回丝,能够容易地回收回丝。
在上述捻接器单元中,优选近似圆柱形状或近似圆锥形状的上述集尘室的轴线方向的至少一端可被开放。
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集尘室内部的扫除等维护作业。
在上述捻接器单元中在,优选安装了上述集尘器的状态下能够在机体上装卸。
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维护作业和更换捻接器单元等。并且,由于能够将捻接器与集尘器集中为一体进行处理,因此在机体上装卸变得容易。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具备上述捻接器单元的卷绕单元的纱线卷绕机。
由此,由于回丝不会飞散、不会附着在卷装上,因此能制造高质量的卷装。
在上述纱线卷绕机中,优选还具有用来将回收到上述集尘器中的回丝向该集尘器外部排出的吸引机构。
由此,由于能够高效率地将回丝向外部排出,因而使维护作业变得更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具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捻接器单元的络纱单元10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83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