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9725.6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2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叶家骏;刘柏源;庄文奇;吴佩蓉;何政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郭蔚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显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尤指一种具有透明屏蔽电极及图案化补偿电极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由于具有人机互动的特性,已逐渐取代键盘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装置的输入介面上。近年来,随着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应用面发展越来越广,将触控功能与显示器结合而形成触控显示面板的应用产品也越来越多,包括移动电话(mobile phone)、卫星导航系统(GPS navigator system)、平板电脑(tablet PC)以及笔记型电脑(laptop PC)等。
现今触控面板的技术发展非常多样化,较常见的技术包括电阻式、电容式以及光学式等,其中电容式触控面板由于具有高准确率、多点触控、高耐用性以及高触控解析度等特点,已成为目前中高阶消费性电子产品使用的主流触控技术。于进行触控输入时,使用者可通过按压电容式触控面板使得触控点的感测电极产生电容变化,并通过此电容变化判断出触控点的位置。然而,当使用者按压触控面板时,触控面板可能会因为受压而产生挠曲变形,此一挠曲变形会造成电容变化产生偏差而影响到触控面板的触控准确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以提升触控准确率。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透明感测电极图案、一图案化补偿电极、一保护层、一透明屏蔽电极与至少一连接结构。基板具有一表面,且基板包括一感测区与一周边区。透明感测电极图案设置于基板的表面上并位于基板的感测区内。图案化补偿电极设置于基板的表面上并位于基板的周边区内,且图案化补偿电极与透明感测电极图案电性分离。保护层设置于基板的表面上,且保护层覆盖透明感测电极图案并至少部分暴露出图案化补偿电极。透明屏蔽电极设置于保护层之上。连接结构系与透明屏蔽电极与保护层暴露出的图案化补偿电极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一显示面板、上述的触控面板与一黏着层。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面。触控面板系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面对设置。黏着层设置于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之间,用以接合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
【附图说明】
图1与图2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3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变化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4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变化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5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三变化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6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7绘示了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8绘示了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触控面板 12 基板
12A 表面 12S 感测区
12P 周边区 14 透明感测电极图案
141 第一透明感测垫 142 第二透明感测垫
D1 第一方向 D2 第二方向
15 金属桥接线 16 图案化补偿电极
18 保护层 20 透明屏蔽电极
22 连接结构 24 信号线
26 绝缘层 28 黏着层
30 光学膜 18A 开口
10’ 触控面板 26A 开口
10” 触控面板 10”’ 触控面板
161 图案化金属补偿电 162 图案化透明补偿电
极 极
50 触控面板 60 触控显示面板
62 显示面板 64 触控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97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