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及电池加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0472.4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9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伍星驰;王洪军;谢世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1M1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张大威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动力 系统 电池 加热 方法 | ||
1.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组;
电池加热器,所述电池加热器与所述电池组相连,且所述电池加热器被构造成为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充放电以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加热;
电池管理器,所述电池管理器分别与所述电池组和所述电池加热器相连,用于在所述电池组的温度低于第一加热温度阈值且所述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于停车电量阈值之后,根据所述电池组的温度和剩余电量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选择不同的加热启动方式,并根据油门深度变化速率进一步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为所述电池组加热;
配电箱,所述配电箱用于对所述电池组输出的电压进行分配;
电机;
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机和所述配电箱相连,且所述电机控制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的预充电容,所述电机控制器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和所述配电箱分配的电压为所述电机供电;以及
隔离电感,所述隔离电感连接在所述电池组和所述配电箱之间,且所述隔离电感的电感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所述预充电容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于行车电量阈值时,允许所述电动汽车进入行车加热模式,其中,所述行车电量阈值高于所述停车电量阈值,所述行车电量阈值为允许所述电动汽车进行行车加热时的限值,所述停车电量阈值为允许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停车加热时的限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以下条件的任一项满足时,所述电池管理器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加热:
所述电池组的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且低于第二温度阈值,且所述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于第一电量阈值;
所述电池组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且低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于第二电量阈值,所述第二电量阈值低于所述第一电量阈值;
所述电池组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且低于第四温度阈值,且所述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于第三电量阈值,所述第三电量阈值低于所述第二电量阈值;或者
所述电池组的温度高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且低于第五温度阈值,且所述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于第四电量阈值,所述第四电量阈值低于所述第三电量阈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以下条件的任一项满足时,所述电池管理器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加热:
所述电池组的温度高于第六温度阈值,且所述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于第五电量阈值;
所述电池组的温度高于第七温度阈值,且所述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于第六电量阈值,其中,所述第七温度阈值高于所述第六温度阈值,所述第六电量阈值低于所述第五电量阈值;
所述电池组的温度高于第八温度阈值,且所述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于第七电量阈值,其中,所述第八温度阈值高于所述第七温度阈值,所述第七电量阈值低于所述第六电量阈值;或者
所述电池组的温度高于第九温度阈值,且所述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于第八电量阈值,其中,所述第九温度阈值高于所述第八温度阈值,所述第八电量阈值低于所述第七电量阈值。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池组的剩余电量低于所述行车电量阈值且高于所述停车电量阈值时,允许所述电动汽车进入停车加热模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以下条件的任一项满足时,所述电池管理器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加热:
所述电池组的温度高于第十温度阈值且低于第十一温度阈值,且所述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于第九电量阈值;
所述电池组的温度高于所述第十一温度阈值且低于第十二温度阈值,且所述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于第十电量阈值,所述第十电量阈值低于所述第九电量阈值;
所述电池组的温度高于所述第十二温度阈值且低于第十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于第十一电量阈值,所述第十一电量阈值低于所述第十电量阈值;或者
所述电池组的温度高于所述第十三温度阈值且低于第十四温度阈值,且所述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于第十二电量阈值,所述第十二电量阈值低于所述第十一电量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047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改良的洗衣机内桶结构
- 下一篇:贴标机瓶体输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