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竹生物炭氮肥增效剂的制备及应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0644.8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1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宿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贝尔卡环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8 | 分类号: | C05G3/08 |
代理公司: | 山东清泰律师事务所 37222 | 代理人: | 宁燕 |
地址: | 266011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竹 生物 氮肥 增效剂 制备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养分增效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芦竹生物炭氮肥增效剂的制备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氮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同时又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生长发育最受限制的营养元素之一。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化肥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但是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作物对氮肥的利用率较低。过量使用氮肥和氮肥利用率低,一般会带来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造成经济和资源上的极大浪费。二是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化肥生产过程中,会向空气会排放大量的煤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氨等有害物质及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氮肥使用后,由于利用率低,还会引起土壤面源污染、地下水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硝酸盐超标、土壤酸化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赖以环境和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大力开发和推广氮肥增效技术,提高氮肥利用率,是解决农业生产中氮肥利用率低而造成的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
目前,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改善施肥方法,主要包括混施、深施、因地施肥、因时施肥和加强水肥管理。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应用科学的施肥和耕种方法,还需要做很多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二是开发推广新型肥料,主要包括缓释肥、控释肥。然而,新型肥料目前在我国还属于新产品,有些技术难点还需要在生产和应用中进一步攻破。三是添加氮肥增效剂,可使铵、尿素的稳定性提高,从而增加氮肥肥效。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含硫化合物、乙炔类气体、氰胺类等物质,但均有其副作用。因此,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研制开发高效、低毒、适应性广、成本低廉、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友好型氮肥增效剂势在必行。
芦竹(Arundo donax L),又名芦荻竹,为禾本科芦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能力很强,抗旱、耐涝、耐盐碱,抗逆性强,一年种植多年生长,且产量高。 目前芦竹一般用来造纸,利用途径单一,经济价值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友好型氮肥增效剂的制备及应用方法。
本发明所述氮肥增效剂的制备及应用方法为:
将芦竹在无氧条件下热裂解得到生物炭,再将生物炭添加至农业土壤中。
为达到更好的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所述芦竹加工至2~5cm的小段,风干。这样可以使花生壳充分地进行反应,方便下一步炭化。
2、所述热裂解的方式为: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逐步升温,直至芦竹被炭化为生物炭。
3、所述惰性气体的流速为200~500mL/min。
4、所述热裂解温度为350~650℃。
5、所述热裂解时间为加热1~6小时。
6、所述热裂解的温度是通过升温速率为1~20℃/min而达到。
7、所述芦竹热裂解后需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冷却至室温。
8、所述生物炭需要与土壤以0.1-8%的质量比混合后再一起施入农田土壤中。
9、所述农田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60~80%。
本发明的原理为:铵态氮肥进入土壤后会使土壤局部 浓度升高,造成土壤中高pH的微域环境,结果导致NH3的挥发。同时,在硝化作用下, 转化为 并大量在土壤中累积。由于 不易被土壤胶体所吸附,因此随着容易随着灌溉水或降雨等地表径流淋失。土壤中较高 同时会增强反硝化作用,增加N2O向大气中得排放。因此,减少土壤中NH3的挥发和减少土壤中 的累积是减轻环境污染、增强氮素利用的根本途径。土壤中加入生物炭氮素增效剂,首先由于生物炭表面带有大量负电荷,可以有效吸附土壤中得 其次,生物炭可以抑制硝化反应,减少土壤中 的累积,同时也减少了反硝化作用的底物,减少了N2O的排放;最后,生物炭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增殖,可增强微生物的固氮作用。
本发明提出利用芦竹生物炭减少土壤 淋失,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主要以芦竹为原料,在适当的条件下制备成生物炭,按照一定的方式将其添加到土壤中,在自然条件下培养,可抑制土壤的硝化反应,减少农田土壤 的淋失,削减N2O温室气体的排放,促进作物对氮肥的吸收,减少氮肥的损失,提高作物对氮肥的利用效率,与现有农业土壤氮素增效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制备生物炭的原材料来源广泛,方便易得,且产量大,生物炭制备过程还可以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贝尔卡环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贝尔卡环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06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敌草隆原药的方法
- 下一篇:精炼低碳超低碳钢用优质烧成镁白云石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