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筒式电磁阻尼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1397.3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5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严博;张希农;罗亚军;边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6/00 | 分类号: | F16F6/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筒 电磁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器,具体涉及一种圆筒式电磁阻尼器。
背景技术
当机械结构受到外载荷作用时,将会产生振动。人们可利用振动进行输送,筛分,破碎,监测诊断等,这样会对工业、农业、国防以及人们的生活等许多方面提供便利。然而,在高、精、尖等技术领域,机械振动会造成结构破坏失效,精度下降,寿命缩短以及出现伤亡事故。例如,火箭发射时,冲击载荷可能会造成的结构破坏,发射精度降低;汽车行驶时,路面的粗糙不平使其舒适性降低;仪器仪表的振动会导致其测量精度等。
阻尼器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结构的阻尼系数,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结构抑振、减振中。由于智能材料与结构(如电(磁)流变材料,压电材料,磁致伸缩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电磁结构等)具有较好的机电耦合特性,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结构抑振、减振中。电磁阻尼结构已经有应用于振动的主、被动控制中的相关理论,近年来,永磁体的性能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设计出实现功能要求的阻尼器相对容易,然而,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使电磁阻尼器的机电耦合特性大,结构小,且能适用于多种场合,就显得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筒式电磁阻尼器,采用本发明结构具有较高的机电耦合特性,可用于隔振,缓冲等工作场合,并具有结构简单,作动力大,使用方便,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圆筒式电磁阻尼器,包括中心轴1,在中心轴1外壁轴向依次设置有n组同极正对的环形永磁体堆3,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环形永磁体堆3间设置有铁磁性垫片12,所述环形永磁体堆3沿中心轴1轴向两端通过第一紧固螺母10和第二紧固螺母15锁紧在中心轴1上,在所述环形永磁体堆3外设置有外薄壁圆筒5,且外薄壁圆筒5和环形永磁体堆3之间留有间隙,在外薄壁圆筒5两端及中心轴1外壁径向固定有第一盖体9和第二盖体16。
在所述环形永磁体堆3和外薄壁圆筒5间设置有两端和中心轴1固定的内薄壁圆筒6,且在环形永磁体堆3和内薄壁圆筒6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内薄壁圆筒6外壁沿轴向带有多个等间隔的凸台13,在凸台13间缠绕有电磁线圈4。
当结构需要承受弹性支撑力时,在所述第一紧固螺母10和第二紧固螺母15与第一盖体9和第二盖体16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2。
所述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2的刚度系数相同。
在所述环形永磁体堆3的两端与第一紧固螺母10和第二紧固螺母15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垫片11和第二垫片14,所述第一垫片11和第二垫片14的直径大于第一紧固螺母10和第二紧固螺母15的直径。
所述外薄壁圆筒5的材料为铁磁性材料,所述中心轴1的材料为非导磁性材料。
所述内薄壁圆筒6与环形永磁体堆3间的间隙为0.5~3.0mm。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环形永磁体堆3同极正对设置,使两组环形永磁体堆3间的径向磁感应强度增大,且环形永磁体堆3和外薄壁圆筒5间的间隙很小,这样能够提高本发明阻尼器的机电耦合特性;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电磁线圈4的个数来调整本发明阻尼器的阻尼力;
2、在所述环形永磁体堆3和外薄壁圆筒5间设置有内薄壁圆筒6,薄壁圆筒6外壁沿轴向带有多个等间隔的凸台13,在凸台13间缠绕有电磁线圈4,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阻尼器的机电耦合特性,且电磁线圈4可与不同的电气元件相接组成相应的闭合回路,提高本发明的可控性和实用性;
3、本发明阻尼器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一紧固螺母10和第二紧固螺母15与第一盖体9和第二盖体16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2,使使用本发明阻尼器的结构能够承受弹性支撑力,可作为一种隔振或缓冲击元件;本发明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2的刚度系数相同,为结构的动力学特性的稳定性提供了保证;
4、本发明在环形永磁体堆3的两端与第一紧固螺母10和第二紧固螺母15间设置有第一垫片11和第二垫片14,保证了环形永磁体堆3的定位精度;
5、本发明中心轴1的材料为非导磁性材料,外薄壁圆筒5的材料为铁磁性材料,减小了磁场在外薄壁圆筒5外的磁漏,且还可以在外薄壁圆筒5形成涡电流,可提高本发明阻尼器的机电耦合特性;
6、本发明结构简单,作动力大,使用方便,成本低,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13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