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驱动白车身升降作业台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1424.7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1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牛国峰;徐淦;赵广东;姜庆秋;程文安;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6 | 分类号: | B66F7/06;B66F7/08;B66F7/28;B66F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2501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车身 升降 作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生产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驱动白车身升降作业台。
背景技术
白车身升降作业台是汽车制造企业中大量使用的一种生产设备,白车身可通过白车身升降作业台进行直线运输,还可以垂直升降,以在作业工位上进行销定位。现有的白车身升降作业台通常使用电机驱动实现升降,且仅有单一升降电机,一旦电机或电机动力传动系统出现故障,就必须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相应零部件更换和调试,而在高节奏、长流程的汽车生产线上,分秒钟的停机都会造成局部流程中断,打乱原有的生产节拍,相衔接的前后道工序中都会立刻积聚巨大压力,最终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公告号为CN101408481B的发明于2010年6月9日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白车身性能检测的多适应性升降平台,包括底板、安装平台、顶升机构和多件支撑螺杆,所述顶升机构下端固定在底板上,上端与安装平台相接,所述多件支撑螺杆布置于顶升机构周边且下端安装于底板上,支撑螺杆上段设有螺纹,所述安装平台上设有与支撑螺杆对应的通孔,该通孔套于支撑螺杆上段,各支撑螺杆上均装设有位于安装平台上下两端的、用于固定安装平台的螺母。该发明主要在产品抽样检测时使用,不需频繁动作以适应生产节拍,对动力要求不高,因此其动力配置及工作方式决定了该发明不适于用在生产线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白车身升降作业台升降动力配置单一,遇动力故障时会耗费大量维修时间导致严重产量损失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白车身升降作业台上增设了备用升降动力装置,具有应急动力储备,可确保白车身升降作业台运行不中断的双驱动白车身升降作业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驱动白车身升降作业台,包括底架、顶部平台、设于底架和顶部平台之间的主升降机构,以及PLC,底架两端设有备用升降气缸,备用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自由端与顶部平台连接,所述的双驱动白车身升降作业台还包括用于实现主升降机构和备用升降气缸互锁的互锁系统。运载白车身的滑橇可在顶部平台上滑动以水平移动白车身,顶部平台可升降,主升降机构和备用升降气缸都可为顶部平台提供升降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主升降机构来升降顶部平台,一旦主升降机构因故不能正常工作,可切换动力供应状态,用备用升降气缸来升降顶部平台。主升降机构和备用升降气缸都需要供电或供气作为动力源,主升降机构和备用升降气缸不能同时使用,否则不仅会有同步协调的难题,还会加大能耗,所述的互锁系统用来限制主升降机构和备用升降气缸同时使用,使得二者当中任一个处于使用状态时,另一个被切断动力输出。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升降机构为剪叉式升降机构,包括主动臂和从动臂,主动臂的中部和从动臂的中部铰接,主动臂的下方设有驱动丝杠,主动臂的底端连有推杆,所述推杆与一驱动丝杠螺纹连接,驱动丝杠的端部经一传动轴与一升降电机连接,主动臂的顶端设有可转动的顶辊,顶辊与顶部平台的底部接触,从动臂的底端固连在底架上。升降电机带动驱动丝杠转动,通过驱动丝杠与推杆间的螺旋副,驱动丝杠的转动转换为推杆的直线移动,推杆带动主动臂的底端进退,改变主动臂与从动臂的夹角,从而实现顶部平台的升降。剪叉式升降机构升降平稳,承载力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14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