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铁闸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1471.1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0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浦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水利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26 | 分类号: | E02B7/26;E02B7/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铁 闸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闸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铁闸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闸门均采用橡胶进行止水,然而采用橡胶止水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封水不严密,容易漏水;而且不耐磨损,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耐腐蚀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封水严密、耐磨损且使用寿命长的铸铁闸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铸铁闸门,包括铸铁门框、通气管、铸铁门叶、定位装置,所述铸铁门框的一侧设有导向槽,所述通气管通过螺栓固定在铸铁门框的与导向槽相反一侧的上部的配气室上,所述铸铁门叶设置在铸铁门框的导向槽内,所述铸铁门叶的顶部为U形设置,在U形的顶部通过吊轴相连接,所述铸铁门叶在铸铁门框内上下滑动设置,所述定位装置设置在铸铁门框的导向槽外部。
进一步,所述铸铁门框的导向槽内设有第一止水铜框,所述铸铁门叶与导向槽相配合的面上设有第二止水铜框,所述第一止水铜框与第二止水铜框密封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止水铜框、第二止水铜框上设有螺孔,所述第一止水铜框通过螺孔内的螺钉固定在铸铁门框上,所述第二止水铜框通过螺孔内的螺钉固定在铸铁门叶上。
进一步,所述螺孔内、螺钉的外侧设有密封灌铅层。
进一步,所述第一止水铜框与铸铁门框之间设有第一防水密封层,所述第二止水铜框与铸铁门叶之间设有第二防水密封层,第一止水铜框、第二止水铜框由顶板、底板和两个侧板组成,顶板和底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的顶部和底部的接触面间设有紧定螺钉,并在顶板与两个侧板顶部、底板与两个侧板底部的接触面间设有缝隙灌铅层。
进一步,所述铸铁门叶的两侧设有与定位装置相配合卡位的定位凸块。
进一步,所述铸铁门框一体铸造而成,所述铸铁门叶一体铸造而成。
进一步,所述铸铁门框、铸铁门叶和定位装置的材料为灰铸铁。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发明中采用铸铁门框和门叶,可以有效解决传统闸门的易变形和封水不严密易漏水等缺点,而且采用铸铁门框和门叶,耐磨损能力大大提高,提高闸门的使用寿命,在本发明中,铸铁门叶设置在铸铁门框的导向槽内上下可滑动连接,使用方便快捷,在铸铁门框上还设有斜面式定位装置,使之与铸铁门叶上的配合完成预压锁紧达到止水效果;
(2)在本发明中,在铸铁门框和铸铁门叶上设有止水铜框,采用止水铜框进行止水,即能起到封水作用,同时又能承担门叶的水压力,更能有效的保证了闸门的封水效果,而且止水铜框的使用寿命长,不需要更换,实用性好;
(3)本发明中,在铸铁门框和铸铁门叶的止水铜框上设有螺孔,并通过螺孔内的螺钉固定在铸铁门框和铸铁门叶上,在螺孔内、螺钉的外侧设有密封灌铅层,可以有效的防止螺钉锈蚀脱落,保证了闸门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降低铜板摩擦阻力,使闸门使用方便快捷,使用铜板作为止水材料提高了闸门的耐磨损的能力,使之不容易损坏;
(4)本发明中,第一止水铜框、第二止水铜框由顶板、底板和两个侧板组成,顶板和底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的顶部和底部的接触面间设有紧定螺钉,并在顶板与两个侧板顶部、底板与两个侧板底部的接触面间设有缝隙灌铅层。提高了止水铜框本身的封水性能,可以有效防止从铜框的接触面的缝隙中漏水;
(5)在本发明中,第一止水铜框与铸铁门框之间设有第一防水密封层,所述第二止水铜框与铸铁门叶之间设有第二防水密封层,可以达到封水的作用,又能承担门叶水压力,且止水铜框可用于水质较差的环境,耐腐蚀性能优于钢闸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铸铁闸门的横向截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铸铁闸门中螺钉固定的局部放大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至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铸铁闸门的横向截面图;图3为图1所示的铸铁闸门中螺钉固定的局部放大剖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水利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水利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14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吸水性除臭尿不湿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自发电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