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唑螨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超低容量液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61827.1 申请日: 2012-05-23
公开(公告)号: CN102696619A 公开(公告)日: 2012-10-03
发明(设计)人: 鲁栋梁;张晨晓;钟秋平;杨斌;李茂莲;林美芳 申请(专利权)人: 钦州学院
主分类号: A01N43/653 分类号: A01N43/653;A01N43/56;A01N25/04;A01P3/00;A01P7/02;A01P7/04
代理公司: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代理人: 唐智芳
地址: 535000 广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含唑螨酯 三唑类 杀菌剂 容量 液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唑螨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超低容量液剂。

背景技术

超低容量液剂是适用于超低容量喷雾使用的农药制剂,超低容量喷雾是伴随超低容量喷雾器械的出现而产生的一项先进的农药施用新技术,因其雾滴为细度均匀的油性雾滴,易粘附在农作物上,雾滴飘逸损失小,所以农药利用效率高。

现有已公开的超低容量液剂中的活性成分多为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和醚菌酯,或者是它们分别与其它杀菌剂的组合,如公开号为CN102273441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含嘧菌酯的超低容量液剂,是以嘧菌酯为活性成分,或以嘧菌酯与活性组分Ⅱ复配组成活性成分,加入助剂和溶剂的超低容量液剂,所述的活性组分Ⅱ为咪鲜胺、丙硫菌唑、苯醚甲环唑、氟环唑、丙环唑、己唑醇、戊唑醇、百菌清、稻瘟灵、异稻瘟净、噻呋酰胺和稻瘟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组成。其中,当超低容量液剂仅以嘧菌酯为活性成分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嘧菌酯为0.1%~20%,助剂为1%~15%,溶剂补足至100%;当超低容量液剂以嘧菌酯与活性组分Ⅱ中的一种复配组成活性成分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嘧菌酯为0.5%~10%,活性组分Ⅱ为1%~25%,助剂为1%~15%,溶剂补足至100%;当超低容量液剂以嘧菌酯与活性组分Ⅱ任意两种复配组成活性成分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嘧菌酯为0.5%~10%,所述的活性组分Ⅱ中的任意一种成分均为1%~15%,助剂为1%~15%,溶剂补足至100%。该超低容量液剂将醚菌酯与其他杀菌剂复配,具有较好的药效。但目前尚未见有将唑螨酯与三唑类杀菌剂复配的超低容量液剂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唑螨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超低容量液剂。该超低容量液剂杀虫迅速,药效较好且持效长。

本发明所述的含唑螨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超低容量液剂,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唑螨酯              0.5~10%;

三唑类杀菌剂        0.5~15%;

表面活性剂          1~15%;

溶剂                余量;

其中,三唑类杀菌剂选自氟环唑、己唑醇、丙环唑、粉唑醇、叶菌唑和腈菌唑中的任意一种。

上述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

唑螨酯             3~8%;

三唑类杀菌剂       4~10%;

表面活性剂         3~10%;

溶剂               余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农乳5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农乳600#(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农乳700#(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当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为其中两种以上物质的组合时,它们之间的配比可以是任意配比。

所述的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亚砜(DMSO)、环丁砜、N-甲基吡咯烷酮、正辛醇、正已醇、三丙二醇丁醚、油酸甲酯、C10芳烃、松油醇、柴油和植物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其中的植物油可以是大豆油、棉籽油、菜籽油、蓖麻油或松节油等,所述的C10芳烃为二线油、重油、丁苯、四甲苯或2-甲基萘。当溶剂的选择为其中两种以上物质的组合时,它们之间的配比可以是任意配比。

本发明所述超低容量液剂可按现有常规工艺进行制备,具体可以是:按配比称取原料,先将溶剂投入反应釜中,开启反应釜搅拌器,在搅拌条件下投入唑螨酯及三唑类杀菌剂,待完全溶解后(约10分钟),再投入表面活性剂,然后继续搅拌15~60分钟,得到均匀透明的油状产品即为本发明所述的超低容量液剂。

作为本发明有效成分之一的唑螨酯,商品名霸螨灵,化学名称为E-α-(1,3-二甲基-5-苯氧基吡唑-4-亚甲基-氨基氧)对甲基苯甲酸叔丁酯,它是一种高效、广谱苯氧基吡唑类杀螨剂,对多种害螨有强烈触杀作用,对幼螨活性最高,且持效期长;而且对其他药剂无交互抗性,适用于多种植物上防治红叶螨和全爪叶螨。对小菜蛾、斜纹夜蛾、二化螟、稻飞虱、桃蚜等害虫及稻瘟病、白粉病、霜霉病等病害亦有良好防治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学院,未经钦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18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