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泵系统智能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2189.5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9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百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智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9/00 | 分类号: | F25B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智能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泵系统智能控制器。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消耗也在不断的增长。如何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是全世界面临的难题,以节能、环保为更高目标的技术创新已在全国迅猛兴起,利用空气源、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进行供热采暖和制冷的系统已成为节能的优先选择。
目前,热泵系统技术是越来越受关注的新能源节能技术。利用空气源、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进行供热采暖和制冷的系统已成为节能的优先选择。热泵系统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在空调、泳池机和热水器等产品上。
一个良好的控制系统是使热泵正常、安全运行的有效保证,并对检测、维护、日常操作及故障分析都具有重大意义,因为热泵的启动自检、安全保护、工况的改变很大部分都是由控制器来完成的。但热泵系统涉及的对象多,控制逻辑关系复杂,安全性能要求高,一直以来,各个厂家均采用的热泵系统控制方案干差万别,导致热泵系统的控制不规范不统一,难以进行普及推广,从而导致热泵系统产品造价高,市场普及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面向利用空气源、地源和水源等进行供热采暖和制冷的热泵系统,能够对热泵系统智能化控制,针对具体产品能够进行功能定制的,确保热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热泵系统智能控制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泵系统智能控制器,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表面设有指示灯显示区,所述的机体内部设有数据处理电路板和开关电源电路板;所述的数据处理电路板分别与开关电源电路板、指示灯显示区和设于机体两侧的继电器输出接口、交流电源火线输入接口、交流电源零线输入接口、开关信号接口、系统保护器信号接口、温度传感器数据接口电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远程通信接口,所述的远程通信接口与数据处理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继电器输出接口优选七个。
进一步,所述的开关信号接优选六个。
进一步,所述的温度传感器数据接口优选四个。
进一步,所述的指示灯显示区为最多12个发光二极管显示,具体数量按定制的产品功能决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热泵系统智能控制器,而很大程度的推动了热泵空调、热泵泳池机和热泵热水器的推广普及,其具体的积极效果为:
1)能够对热泵系统智能化控制,能够针对具体产品能够进行功能定制,确保热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2)可以依据具体的热泵系统要求,实现制冷、制热两种运行模式;
3)可选择单压机或双压机系统,可线控、遥控,亦可脱离远程控制器单独由开关信号控制其具体运行;
4)还可作为模块化机组联网运行,可显示和改变系统的运行参数及设置参数,极大的方便了用户调试安装;
5)可控制电热(第二热源)的运行;具有自动保护功能和故障自动报警功能,并可记录存储最近发生的故障;
6)可实现压机三分钟保护、压机过流保护、电源相序保护、冷媒防冻、冷媒泄漏、排气温度过高、高低压保护、传感器保护、水流检测等;
7)可在静态和压机启动之后,都能检测出缺相或错相并停机报警;
8)可确保与远程控制器的通讯距离不少于100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1.机体、2.数据处理电路板、3.开关电源电路板、4.指示灯显示区、5.继电器输出一接口、6.继电器输出二接口、7.继电器输出三接口、8.继电器输出四接口、9.继电器输出五接口、10.继电器输出六接口、11.继电器输出七接口、12.交流电源火线输入接口、13.交流电源零线输入接口、14.开关信号一接口15.开关信号二接口、16.远程通信接口、17.开关信号三接口、18.开关信号四接口、19.开关信号五接口、20.开关信号六接口21.系统保护器信号接口、22.温度传感器一数据接口、23.温度传感器二数据接口、24.温度传感器三数据接口、25.温度传感器四数据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智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智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21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