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再生碱性蚀刻液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2539.8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7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保积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 |
主分类号: | C23F1/46 | 分类号: | C23F1/4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400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再生 碱性 蚀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电解再生用于蚀刻印刷线路板的碱性蚀刻废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印刷线路板在制造过程中,当蚀刻液的蚀刻能力减弱时必须及时更换,因此蚀刻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含铜碱性蚀刻废液,其中含有铜离子、C1-、NH3、NH4+等有用物质。研究表明每吨蚀刻废液中含C1-250kg以上、铜离子120kg以上、NH3-NH4+80kg左右及其他各种有价离子,平均每生产1m2的PCB板会产生2.5L左右的废蚀刻液。因此,如若处置不当,容易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有研究表明,1L未经处理的碱性蚀刻废液可以污染100吨以上的水。
目前碱性含铜蚀刻废液处理的方法主要分为化学法和电解法。其中化学法包括酸化法、碱化法和萃取法等。采用酸化法时直接加硫酸制得胆矾,之后可以再用电解法回收金属铜;碱化法一般将NaOH溶液与废液反应生成CuO沉淀,随后将CuO沉淀与稀硫酸反应制备硫酸铜;萃取法采用强鳌合剂萃取蚀刻废液中的Cu2+,再经过反萃等工序回收铜同时再生蚀刻液。
公开号为CN 106293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将碱性蚀刻废液和酸性蚀刻废液混合后,再用铁屑进行置换得到铜粉的方法。公开号为CN101935121A的中国专利通过向碱性蚀刻废液内加入盐酸以及沉降剂,调整pH值,使碱性蚀刻废液内的铜盐沉降。公开号为CN 102019430A的中国专利以金属钯、钌、镍、钴的各种盐类溶液作为催化剂,以水合肼作为还原剂,将碱性蚀刻废液中的铜离子还原成铜粉,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以上处理碱性蚀刻废液的化学法可以回收铜,但消耗化学品较多,能耗大,而且产生难处理的废水,废水中Cu离子浓度超标,废液中的大量氨也难以降解,需要花大量的成本进行再处理。
常用的电解法包括萃取反萃取电解法、直接电解法和膜分离电解法。公开号为CN 101024546B的中国专利采用了萃取反萃取电解法对铜蚀刻废液进行循环再生。该方法电解铜品质好,售价较高,蚀刻废液可以再生循环利用,但是要用到萃取剂,成本高,工序繁琐。目前,萃取反萃取电解法一般存在如下缺陷:
(1)萃取后蚀刻液中铜的浓度很难准确控制在80~90g/L,对蚀刻液的再生回用有影响;
(2)难以避免一部分萃取剂进入蚀刻液中,影响蚀刻的效果,时间稍长甚至破坏蚀刻液,导致蚀刻液必须完全更换;
(3)一部分物质不能回用,达不到完全闭路的效果;
(4)加入氨水后蚀刻液的体积越来越多,以至生产线难以完全容纳,必须扔弃部分蚀刻液,并产生高浓度污水;
(5)反萃取时间长,体积大。
直接电解法的代表性技术是德国Elochem碱性蚀刻液回收系统。该方法要求将碱性蚀刻液中的CuCl2改为CuSO4,产生蚀刻废液后,由于废液中没有Cl-离子,可以不用萃取直接电解得到部分铜,从而降低蚀刻液中的铜离子浓度,达到再生和回收铜的目的,但该技术会严重降低蚀刻线的速度和质量,大多数厂家难以接受。公开号为CN 10220682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蚀刻废液直接电解提铜工艺,采用特殊的电极连接方式及相匹配的电流和电压供应,即可以处理碱性蚀刻废液,也能处理酸性蚀刻废液,但是该电解方法具有电流效率不高的缺点。
公开号为CN 196677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同时电解酸性蚀刻液和微蚀液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了阳离子膜技术,能将阳极电能充分利用,但是缺点是无法应用于碱性蚀刻废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再生碱性蚀刻液方法,该方法采用了一种阳离子交换膜技术,可以直接电解回收碱性蚀刻废液,同时得到的阴极液可以用来生产氯化亚铜。
一种电解再生碱性蚀刻液的方法,所使用的装置包括被阳离子交换膜分隔成阳极室和阴极室的电解槽、分别与阳极室和阴极室连通的阳极贮液槽和阴极贮液槽、以及分别插入阳极室和阴极室的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
所述的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25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柴油发动机怠速和加速控制电磁阀
- 下一篇:一种内花键套渗碳淬火固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