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电解液吸收气体的吸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2590.9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4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宝华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姜堰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液 吸收 气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一种使电解液吸收气体的吸收装置,用于电化学分析场合,使用该吸收装置能使输入到电解液的气体样品充分被电解液所吸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气体吸收装置结构主要由盛装电解液的容器和输入气体样品的输气管组成,输气管的出口插入在电解液中,该输气管的出口部分为单个细管,其直径一般在0.5毫米左右,气体样品进入电解液后,气体样品中的相应成分被电解液吸收,通过测量电解液的电极电位,可换算出气体样品中相关成分的含量。由于输气管的出口部分为单通道,使气体样品在电解液中扩散不均匀,不能被电解液充分吸收,在测量气体样品时,使得测量结果不一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电解液吸收气体的装置,以使气体样品能够被电解液充分吸收,提高对气体样品测量的准确度。
本发明一种使电解液吸收气体的装置由盛装电解液的容器和输入气体样品的输气管组成,输气管的出口部分插入在电解液中,其特征是所述的输气管的出口部分由多个细孔组成。
所述的细孔数量为5个。
所述的细孔的直径为0.5毫米左右。
该吸收气体的装置由于输气管的出口部分为多个细孔,所述的气体样品与电解液的接触面增大,从而使使气体样品在电解液中扩散均匀,能被电解液充分吸收,提高了测量气体样品的准确度。同时由于输气管的出口部分为多个细孔,使气体的流量增大,能较快地将一定量的气体样品输入到电解液中,提高测量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使电解液吸收气体的吸收装置,由盛装电解液3的容器1和输入气体样品的输气管2组成,输气管2的出口部分4插入在电解液中,出口部分4为一杯状体其开口部与输气管2连接,其底部设有多个细孔5;也可在其侧壁上设有多个细孔5;或者在底部和侧管壁同时设有多个细孔5;输气管2的输气通道截面积等于或大于各细孔5截面积之和。
本吸收装置在实验中,所述的细孔的直径为0.5毫米左右,所述的细孔5的总数为5个,出口部分4的底部设置1个、测壁上均匀设置4个,3份气体样品含硫量相同,气体样品通过输气管进入电解液,3份气体样品中硫的测量结果完全相同。
而吸收装置的出口部分为单个细管时,同样的3份气体样品,它们的测量结果却不一样,测量结果之间的最大差值达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宝华,未经朱宝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25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