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船舶过闸管理系统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2657.9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3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董耀华;董丽华;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3/00 | 分类号: | G08G3/00;G06K17/00;G07B1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梁晓霏 |
地址: | 2001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技术 船舶 管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过闸管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船舶过闸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内河水运事业快速发展,船舶数量逐年递增,船闸作为水运物资进出长江的重要通道,一方面,由于现有的通过能力不足,导致船舶待闸时间过长,通航管理矛盾较多,其中因对船舶真实身份确认困难引发的空号、串号现象,严重扰乱了水运秩序;另一方面,管理自动化水平不高,缺乏科学可靠的通航信息数据,导致过闸手续繁琐,给船民带来不便。
2.45GHz微波频段有源RFID技术,具有识别距离远、可同时识别多个目标的特点,可应用于船舶身份的自动识别;13.56MHz高频无源RFID技术,具有保密性高、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使用方便等特点,可应用于船舶的登记和缴费。不同频段的RFID技术结合应用可实现船舶身份自动有效识别和过闸管理,解决目前过闸管理中存在的空号、串号等问题,提高管理水平,规范管理程序、增强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并增强船闸、海事、公安、船户四者间的互动,实现管理立体化。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船舶过闸管理系统及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并且能提高船闸通航管理水平、优化过闸流程的船舶过闸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船舶过闸管理系统,采用了电子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RFID电子标签,包括频段为2.45GHz的有源RFID主卡和频段为13.56MHz的无源RFID副卡,所述RFID主卡支持可读写操作,存储空间不小于512字节,安装时固定在船舶上,所述RFID副卡可支持读写操作,存储空间不小于1kbit,由船民保管;
RFID读写器,包括2.45GHz有源RFID岸基读写器、2.45GHz有源RFID手持读写器、2.45GHz有源RFID桌面读写器和13.56MHz无源RFID桌面读写器,所述2.45GHz有源RFID岸基读写器安装在船闸待检区和上下游闸门附近,与主卡的通信距离可调,用于识别和核实船舶身份,并将采集的主卡数据信息传送给系统服务器,所述2.45GHz有源RFID手持读写器作为岸基读写器的有益补充,用于岸基读写器突发故障情况或用于工作人员巡检,采集主卡的数据并且传送给系统服务器,所述2.45GHz有源RFID桌面读写器安装于服务中心,用于发卡操作,所述13.56MHz无源RFID读写器安装在上下游登记室和服务中心,用于发卡操作;
LED可变情报板,用于显示船闸管理部门或单位发布的通告信息,包括即将过闸的船舶登记号、天气情况、水文信息、紧急通知。
船民手机,除船民常规使用外,还可接收系统短信服务器发送的过闸登记号、过闸时间以及其他各类信息。
短信服务器,由系统服务器控制,负责向船民手机发送过闸的船舶登记号、预计过闸时间、过闸提醒信息、天气情况、水文信息、紧急通知。
系统服务器,完成与RFID读写器、LED可变情报板、短信服务器、客户端电脑之间进行信息交互,负责数据的处理,搭建本系统的网页服务;
读写器管理子系统,负责RFID读写器的基本信息和部署信息的录入和查询,工作状态显示及设备故障诊断;
电子标签管理子系统,负责RFID电子标签的发放、注销、挂失以及船舶信息的录入、查询和充值;
船舶过闸管理子系统,负责船舶登记排号、缴费、过闸调度、身份确认、信息发布、历史记录查询、数据统计、报表打印、票据管理以及以数据挖掘方法获取辅助决策信息。
用户管理子系统,负责系统用户的注册、密码修改、资料更新、数据注销和权限设置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26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