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式微型电饭锅的加热体安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3890.9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7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志雄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卢志文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式微 电饭锅 加热 安装 结构 | ||
1.一种节能式微型电饭锅的加热体安装结构,包括外锅(22)、内胆(14)、盖体和电加热体(23),内胆(14)设置在外锅(22)内,电加热体(23)包括导热板(12)、电热体(24)和绝缘导热层(25),导热板(12)上设置有压紧腔(123),所述绝缘导热层(25)包裹住电热体(24),它们一起被压紧在导热板(12)的压紧腔(123)内,导热板(12)上设置有导热面(26),其特征是,所述内胆(14)底部延伸出至少两根螺柱(13),导热板(12)对应每根螺柱(13)位置开有通孔(121),螺柱(13)穿过通孔(121)与螺母(6)螺接,导热板(12)被螺母(6)压紧在内胆(14)底部,使导热板(12)的导热面(26)与内胆(14)底部紧贴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节能式微型电饭锅的加热体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螺柱(13)系以焊接方式固定在内胆(14)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节能式微型电饭锅的加热体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电热体(24)系PTC发热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节能式微型电饭锅的加热体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热板(12)包括导热平板(124)和凹槽板(122),凹槽板(122)的上部开口边缘与导热平板(124)底面连接,它们由铝材板一次整体成型,凹槽板(122)上的凹槽作为压紧腔(123),导热平板(124)外表面作为导热面,压紧腔(123)两外侧的导热平板(124)上分别开有所述通孔(1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节能式微型电饭锅的加热体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锅(22)包括锅身(10)和锅底(9),锅底(9)上对应内胆(14)底部的螺柱(13)位置开有相应的锅底孔(5),螺柱(13)下端开有内螺孔(27),一锅底螺杆(20)穿过锅底孔(5)、并与螺柱(13)下端的内螺孔(27)螺接,使锅底(9)与内胆(14)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节能式微型电饭锅的加热体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内胆(14)设置在锅身(10)内,内胆(14)的上部开口设置有外翻边(141),内胆(14)的外翻边(141)与锅身(10)顶面之间设置有防水胶圈(11),且所述外锅(22)通过加压方式使外锅(22)、内胆(14)和防水胶圈(11)三者固定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节能式微型电饭锅的加热体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锅(22)的侧壁上设置有电源插口,电源插口处设置有遮挡盖(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节能式微型电饭锅的加热体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盖体包括外盖(2)和内盖(3),内盖(3)安装在外盖(2)的内底部、其外周还设置有密封圈(15),外盖(2)通过扣板(7)固定在外锅顶部,外锅外壁设置有扣座(101),扣板(7)一端与扣座(101)扣接、另一端与外盖(2)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节能式微型电饭锅的加热体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盖(2)上还设置有翻起式提手(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节能式微型电饭锅的加热体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盖(2)内底面中心延伸出连接柱(21),内盖(3)设置在连接柱(21)上,连接柱(21)下端还设置有防止内盖(3)掉下的硅胶盖(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志雄,未经何志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38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