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拉韦啶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4031.1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5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恩思;郭靖;牛生秀;郑楠;季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恩思 |
主分类号: | C07D401/12 | 分类号: | C07D401/1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02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韦啶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地拉韦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地拉韦啶,化学名:1-[3-[(1-甲基乙基)氨基-2-吡啶]-4-[[5-[(甲磺酰基)氨基]-1H-2-吲哚]羰基]哌嗪,CAS登记号: [136817- 59- 9],分子结构式为式(I):
(I)
地拉韦啶(商品名为Rescriptor)是由法玛西雅厄普约翰公司研制,于1997年4月通过美国FDA的加速批准程序,是三个被批准用于治疗HIV感染的NNRTI类药物之一。该药物口服给药,适宜的剂型有片剂,胶囊。可以单独用药,也可以和其他药物联用,如齐多夫定等。
地拉韦啶属于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直接与逆转录酶(RT)结合来抑制RNA和DNA依赖的DNA聚合酶的活性,从而直接抑制HIV病毒的复制。
地拉韦啶是一种能有效抑制HIV病毒的抗艾滋病药物,具有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抗病毒作用强、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因此,研制开发本品原料药及其制剂无疑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及社会意义,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制备方法见国内外诸文献报道。
地拉韦啶的分子结构式如下:
地拉韦啶属于双杂环哌嗪非核苷类强效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主要化学结构由哌嗪连接吲哚环和取代吡啶环而成,逆合成分析主要可以通过从A,B两处断裂,反应过程中吲哚环衍生物、哌嗪复合物、N-烷基化、硝基化合物还原、成酰胺是合成的主要步骤。
1) 文献(J Med Chem, 1993, 36, 1505-1508)报道从B处断裂的合成路线如下:
该合成路线为直线式,产率不高,并且以2-氯3-硝基吡啶和5-硝基-吲哚-2-羧酸为原料,价格较贵,哌嗪复合物形式采取叔丁氧羰基保护,实验操作繁琐,费用高,甲磺酰化反应中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吡啶为缚酸剂,导致产品后处理繁琐,且污染环境,不适合于地拉韦啶的大规模生产。
2)文献(J Med Chem, 1994, 37, 999-1014)报道从A处断裂的合成路线如下:
此路线是以5-硝基-吲哚-2-羧酸乙酯为原料经还原、甲磺酰化、生成5-甲磺酰胺吲哚-2-羧酸,然后在草酰氯作用下生成酰氯后,继之以与哌嗪缩合,然后与2-氯-3-硝基吡啶反应,催化氢化还原后进行N-烷基化,制得地拉韦啶。这条合成路线仍是直线式,收率不高,仍没有解决原料2-氯-3-硝基吡啶和缩合剂CDI、Pd-C昂贵的问题,吡啶为缚酸剂使产品的后处理繁琐,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拉韦啶的合成方法及其药用晶型,目的是设计抗艾滋病药物甲磺酸地拉韦啶的合成方法,缩短了反应步骤,简化生产工艺,大大提高反应收率,总收率为34%,比文献报道提高二十多个百分点,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是式(I):
(I)
第一步,以2-氯-3-氨基吡啶为原料,与丙酮在酸性环境中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再经金属复氢还原剂还原制得 2-氯-3-[(1-甲基乙基)氨基]吡啶;
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得的2-氯-3-[(1-甲基乙基)氨基]吡啶与哌嗪加热回流发生取代反应制得中间体2-(1-哌嗪基)-3-[(1-甲基乙基)氨基]吡啶(II) ,其中2-氯-3-[(1-甲基乙基)氨基]吡啶与哌嗪的投料摩尔比为1:6~12;
第三步,以5-硝基吲哚-2-羧酸乙酯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得5-硝基吲哚-2-羧酸;
第四步,5-硝基吲哚-2-羧酸在常温常压下用Raney Ni ,H2催化加氢制得5-氨基吲哚-2-羧酸;
第五步,5-氨基吲哚-2-羧酸在缚酸剂存在下与甲磺酰氯发生反应制得另一中间体5-甲磺酰胺基吲哚-2-羧酸(III);
第六步,由中间体5-甲磺酰胺基吲哚-2-羧酸(III)在二氯亚砜作用下先制成酰氯后,再与中间体2-(1-哌嗪基)-3-[(1-甲基乙基)氨基]吡啶(II)反应制得地拉韦啶,该中间体 (III)与中间体 (II)的摩尔比为1:0.8~2.4,反应温度为0~40℃,反应时间为2~1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恩思,未经王恩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40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梯度聚合用光引发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 下一篇:稳定的乳化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