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环氧树脂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64096.6 申请日: 2012-05-24
公开(公告)号: CN102675580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牛海军;孙岩;郝丽苹;张坤;张春雨;温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 黑龙江大学
主分类号: C08G18/58 分类号: C08G18/58;C08G59/06;C09K9/02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代理人: 金永焕
地址: 150080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变色 性能 环氧树脂 类聚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环氧树脂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环氧树脂胶粘剂

作为一种新兴的化工材料,环氧胶具有化学稳定性好,固化收缩率小,粘结性能优越,在各个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大。

环氧胶具有如下特点,(1)粘结范围广泛,解决了性能差异大(如钢材与混凝土),尺寸差异大(如极薄,极厚)的粘结问题,(2)连接部件在接头合理的情况下,其连接连接部位的受力是均匀的,(3)与传统胶粘剂相比具有连接工艺质量轻,对飞机和宇航方面很重要。当然也有不足,如冲击强度,剥离强度不高,胶接质量受很多因素影响。环氧树脂胶在不断改性中,逐渐显示出优异的性能,21世纪其前景无限开阔。

但目前环氧胶在有机溶剂中容易脱落,制备较困难。

2、电致变色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称为电致变色材料,用电致变色材料做成的器件称为电致变色器件。

电致变色材料分为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无机材料研究较为早且成型,有机中以紫罗精类为功能材料的电致变色材料已经得到实际应用。

电致变色智能玻璃在办公楼居民住宅中得到应用,冬暖夏凉,解决光污染问题,电致变色显示器与传统的相比具有无视盲角,对比度高的特点,电致变色制备的自动防眩目后视镜等一些器材已经崭露头角,智能化越来越强。

但目前环氧树脂胶电致变色性能差,难以测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聚合物薄膜在有机溶液中容易脱落,难以测定其电致变色性能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环氧树脂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环氧树脂类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其中,n为10~20,R为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环氧树脂类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单体的合成

a、将二氨基三苯胺衍生物与对羟基苯甲醛按摩尔比为1:2~3的比例混合均匀,得混合物;b、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与溶剂按质量体积比为0.8~2.1g:100mL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然后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将温度升至120℃~140℃,以20~50rpm的速度搅拌12h,当混合液中溶剂蒸发至混合液体积为原体积1/4时,停止搅拌,收集剩余的1/4体积液体;c、将步骤b收集剩余的1/4体积液体放入蒸馏水中,静置6~12h,然后在真空度为0.09MPa的条件下进行抽滤,收集固相物,将收集的固相物放入真空烘箱中,在真空度为0.09MPa,温度为50℃的条件下干燥6~12h,即得单体;其中,溶剂为甲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体积比为3:1的比例混合而成,步骤b收集剩余的1/4体积液体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30;

二、环氧树脂类聚合物的合成

a、将步骤一得到的单体与减压处理的环氧氯丙烷液体按质量体积比为0.01~0.10g:20mL的比例混合均匀,放入三口瓶中,得混合溶液;b、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将温度升至60℃,然后用恒压漏斗以0.1~0.3mL/s的速度向步骤a得到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浓度为6×10-3~10×10-3g/m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完后,加热至61℃~100℃,以20~50rpm的速度搅拌6~8h,得初混液;c、将步骤b得到的初混液倒入甲醇或蒸馏水中,静置6~12h,然后用分液漏斗除去上层的水层后,收集下层的溶液;将收集的溶液与固化剂按体积比为5~10: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加热至100~200℃,固化反应2~12h,室温冷却后,即得环氧树脂类聚合物;其中,氢氧化钠溶液与步骤一合成的单体摩尔比为1:1,初混液与甲醇或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30,固化剂为甲苯二异氰酸酯或异佛尔酮异氰酸酯。

本发明单体合成过程如下:

本发明的环氧树脂类聚合物的合成过程如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大学,未经黑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40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