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升膜式蒸发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5438.6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8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成;朱兵;彭文勇;李晓光;李宏丽;邵春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威尔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6 | 分类号: | B01D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膜式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发器领域,尤其涉及升膜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使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出蒸汽,从而使溶液中溶质组成提高的单元操作称为蒸发,所采用的设备称为蒸发器。升膜式蒸发器是一种从蒸发室下端进原料液的蒸发器。蒸发器的原理是通过加热蒸汽与管内的原料液换热,使原料液部分蒸发,加热蒸汽在蒸发室内释放热量,吸收冷量,液化成冷凝水,传统的换热器,加热蒸汽液化后会凝聚在换热管的表面上,形成水膜,水的传热效率要远远低于换热管壁,所以,水膜会降低蒸汽的热量与管内的原料液的热量交换,降低蒸发器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膜式蒸发器,本蒸发器能避免换热管表面形成水膜,提高蒸发器的工作效率。
升膜式蒸发器,包括蒸发室和分离室,蒸发室与分离室通过一个气管连通,蒸发室内设置有一组以上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上设置有集液引流棒。
所述集液引流棒顶部与换热管接触连接,顶部以下部分与换热管分开,并与换热管平行下垂。
所述分离室的侧面设置有二次蒸汽出气管,分离室的下端设置有完成液出液管。
所述蒸发室上下两端设置有密封挡板,形成一个密封室,换热管的两端伸出蒸发室两端的密封挡板,蒸发室两端密封挡板外面设置有上封帽和下封帽。
所述蒸发室下端设置有与下封帽连通的原料进管,与密封室连通的冷凝水出管和加热蒸汽进管。
本发明的集液引流棒可以聚集蒸发室内的水蒸汽,避免水蒸汽聚集在换热管表面上,降低蒸发器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换热管与集液引流棒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向视图,
附图标明列表:1—蒸发室,2—分离室,3—二次蒸汽出气管,4—气管,5—完成液出液管,6—原料进管,7—冷凝水出管,8—加热蒸汽进管,9—换热管,10—集液引流棒,11—上封帽,12—下封帽,13—密封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本升膜式蒸发器,包括蒸发室1和分离室2,蒸发室1与分离室2通过一个气管4连通,蒸发室1内设置有一组以上换热管9,换热管9上设置有集液引流棒10,集液引流棒10顶部与换热管9接触连接,顶部以下部分与换热管9分开,并与换热管9平行下垂,分离室2的侧面设置有二次蒸汽出气管3,分离室2的下端设置有完成液出液管5,蒸发室1上下两端设置有密封挡板13,形成一个密封室,换热管9的两端伸出蒸发室1两端的密封挡板13,蒸发室1两端密封挡板13外面设置有上封帽11和下封帽12,蒸发室1下端设置有与下封帽12连通的原料进管6,与密封室连通的冷凝水出7管和加热蒸汽进管8。
图2是本发明的换热管与集液引流棒的连接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集液引流棒10的顶部与换热管9弧形连接,能将换热管9表面的水引流到集液引流棒10,让换热管9保持较高的换热效率。
图3是图2的A向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换热管9与在其周边的集液引流棒10分别连接,这样可以将换热管9一圈的水都引流走,达到更好的引流效果。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威尔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威尔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54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型材挤压机
- 下一篇:一种紫甘薯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