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断裂铜氨面料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5814.1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7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新大昌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D02H13/14;D06B23/20;D06M15/333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裂 面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面料,尤其涉及一种防断裂铜氨面料,本发明同时还涉及该面料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铜氨纤维是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它是将棉短绒等天然纤维素原料溶解在氢氧化铜或碱性铜盐的浓氨溶液内,配成纺丝液,在凝固浴中铜氨纤维素分子化学物分解再生出纤维素,生成的水合纤维素经后加工即得到铜氨纤维。铜氨纤维的截面呈圆形,无皮芯结构,制得的单丝较细,所以铜氨纤维面料的手感柔软,光泽柔和,具有真丝感,吸湿性能好。但其湿强力低、湿延伸率大,因此导致铜氨面料的加工难度大,在织造过程中铜氨纤维易断裂,而且在织造完成后,纯铜氨面料的整体强度偏低,吸湿后面料容易破裂
因此,目前,铜氨纤维用于面料织造时通常是与其他纤维进行混纺,如申请号为200910145158.7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 羊毛/铜氨纤维混纺面料的染色方法;如另一申请号为200910049036.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 一种桑蚕丝和铜氨丝交织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当然也有专利公开了纯铜氨面料的生产方法,这一方面的资料可以参考如申请号为200910186478.7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 一种铜氨面料的制造方法。但是在该专利中其主要改进的地方在于纯铜氨面料的染整部分,但事实上,当铜氨纤维织造成坯布后,由于其整体性,纯铜氨面料的强度受其特性的影响已经较小。由于铜氨纤维湿强力低、湿延伸率大的特性,纯铜氨面料生产工艺的难点在于其织造过程,该专利申请在这一方面没有提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强度高,不易破裂,生产过程中断头率低的防断裂铜氨面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防断裂铜氨面料,由经纱和纬纱织造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具有75D至150D铜氨长丝;在所述面料的两侧均设置有数量相同的若干涤纶丝,所述涤纶丝的规格与所述铜氨长丝的规格相匹配。本产品除两边设置的数根涤纶丝外,其余为纯铜氨面料,在整体触感上与纯铜氨面料相同,具有柔软滑顺的触感,成本低廉,符合绿色环保要求,而且断头率低,整体强度高于同类型产品,而且由于两边涤纶丝的存在使其不易断裂。
作为优选,上述面料两侧的涤纶丝的数量为8-12根,分成相等的两组,其设置方式为:距边3-5mm内为铜氨,然后设置4-6根涤纶丝,在接下来的3-5mm内为铜氨,再设置4-6根涤纶丝。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的生产上述纯铜氨提花面料的方法,按照该方法,生产过程中铜氨纤维不易断裂,保证了织造完成的纯铜氨面料的整体强度及质量,而且在织造成型后面料不易断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防断裂铜氨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75D至150D铜氨长丝为原料;2)整经,采用分批整经机进行整经,整经时的退绕张力大于卷绕张力,整经完成后整经轴上各处卷绕的铜氨丝的厚度之差不大于5mm,并且在整经两边分别放置1-2根对应的涤纶丝;3)浆丝,浆丝过程中浆丝机的引纱辊的速度要小于上浆辊的速度,所述引纱辊的速度为90-110m/min;4)并轴,幷轴时将两边8-12根涤纶丝分成相等两组放置在最上边,其设置方式为:距边3-5mm内为铜氨,然后设置4-6根涤纶丝,在接下来的3-5mm内为铜氨,再设置4-6根涤纶丝;5)穿综丝、插筘;6)上机织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新大昌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新大昌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58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水座便器
- 下一篇:一种非金属材料化学镀的活化溶液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