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患沟通专科平台(社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6458.5 | 申请日: | 201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5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黎明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45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沟通 专科 平台 社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社区医患沟通平台及方法,主要由医患沟通平台(硬件)、社区医疗沟通网络系统(软件)与社区专职沟通人员构成。实现现代医学模式,充分表现人文关怀、仁心仁术,努力实现医患健康、医患和谐、社会和谐进步;社区是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接触最频繁,交流最直接,因而是最容易产生矛盾、引起医疗纠纷和投诉的场所;医疗进社区,医护进家庭,服务的好坏、质量的高低、环境的优劣、收费的合理等是患者和家属普遍关心的问题,确保群众满意度提高。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基础医疗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显重要。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卫生工作的内涵已从治病为主扩大到以健康为目标,从个体疾病防治转向综合防治和群体干预,这样一个全新的任务不是现行的卫生防治机构所能承担的,必须将服务的重点从医院转移到社区,而原有的医患沟通方式和途径也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学会沟通的目的: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改善服务态度,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减少甚至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完成上级部门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工作有数量、有质量、群众满意度提高。
发明内容
伴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患关系已不局限于医院内,扩展为与医相关的每一种社会关系,其多样性的形成也决定了医患关系的层次性及复杂性。抓住变化的核心,提出在科室这个和谐医患关系的主阵地之外,构建院外广义的和谐医患关系。
进社区构和谐 社区可作构建院外和谐医患关系的首选阵地,与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成合作单位,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以新的方式落实在社区医疗服务中。为有效地发挥医院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让医院和医生的形象效应体现在社区,渗透到家庭,营造更为和谐的社区医患环境;急诊党支部在与望京东湖社区服务中心牵手互助中,定位深化和谐构建,在互动交流,资源共享中促进医院、社区携手共进,不断增强医生服务意识。从“单向化”到“联动化”,从“浅层化”到“深层化”的发展过程,实现更好的社区医患和谐;
“您最近血糖控制怎样?有没有饮食控制?”“您的血压有点偏高,请注意睡眠和饮食……”“您按时服药了吗?再犯病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定期复查。”如今,社区服务中心,一个新型、和谐、互联、向上的共建医疗平台得以架构,并不断向纵深发展。
做生活中“好医护” 很多医生尤其是在急诊科工作的医生,常会遇见一些“熟人”介绍过来的患者,这些患者信任医院,能和医生更好的互动。而在急诊党支部眼中,这种现象,能够构建院外和谐医患关系的一种新途径。医院的医护,在生活当中,受周围邻居、朋友们的信任。如果能利用这样的影响力,便能更好的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有这样一件事情,让急诊副主任医师顾承东一直惦记,逢人必说。某天急诊抢救室入住了12位病人,医生忙的不可开交,当他对一位等候了许久的病人说道歉时,病人家属很理解的说:“没事,我听你说过你们急诊科事情,我能理解”顾承东很惊讶,因为他并不认识这个病人家属,事后找到家属询问,才知道缘由。在急诊党支部倡议大家当生活中的“好医生”后,他下班在自家小区锻炼时,总喜欢和邻居们说说自己的工作故事,和大家聊聊医患关系,小区邻居从他那也了解到不少医院情况。这位抢救室的病人家属就是他邻居的姨妈的侄子的同事,关系如同笑话般绕口,但顾承东讲的急诊故事像“蛛网”一般传到家属耳中,也就成就当时在抢救室相互理解的和谐医患事件;
在急诊党支部提出倡议后,急诊党员医护人员下班后总喜欢去自己小区人气最旺的地方转转,和邻居们聊聊自己在医院的故事,回答大家各种问题。党员应娇茜在自己日记中记下了这样一段话:“我是医生,这一辈子可能变不了了,然而凝视在我身上的目光,我想努力把它从不解、疑惑变成信任、支持,这“和谐”的目光是种让我颤抖的幸福!”;
邻居朋友们与他们相互理解,以后生病了,无论去哪个医院,都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只要人人都这样做,“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整个社会的和谐医患关系将指日可待。
未来无限美好 随着新医改的实施和我国卫生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文化素质的提高,和谐的医患关系必将成为主流。 探索建立和睦、协调、健康、统一的医患关系,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无疑是各医院正在做的,同时也是追求奋斗的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黎明,未经刘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64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工位缝纫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领带订标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