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材运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6889.1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5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义人;飞永秀树;兼谷厚史;北冈真也;木村宪雄;神林护;铃木道贵;森田健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B65H7/02 | 分类号: | B65H7/02;B65H3/02;B65H5/00;G03G15/00;H04N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送 装置 图像 读取 以及 形成 | ||
1.一种片材运送装置,包括:
载置部,以多张重叠的片材叠合状态载置片材;
送出手段,从上述载置部送出上述载置部的片材叠合的上位片材;
分离手段,由上述送出手段从上述载置部送出多张片材场合,使得仅仅最上位的片材与其它片材分离送出;
后端检测手段,检测由上述分离手段分离的片材后端;
运送部,将由上述分离手段分离的片材向着运送目的地运送;
控制手段,根据所定时刻到来,使得由上述送出手段实行的片材送出动作开始;以及
第一前端检测手段,沿着片材运送方向,在后端检测手段的下游侧的所定位置,检测片材前端;
其中,上述后端检测手段检测在上述运送部运送中的片材的运送方向长度;
构成上述控制手段,使得上述片材长度为所定基准长度时,采用由上述第一前端检测手段检测到前端的时刻作为上述所定时刻,另一方面,上述片材长度为所定基准长度以外时,采用由上述后端检测手段检测到后端的时刻作为上述所定时刻;
上述后端检测手段包括与上述片材随动的随动回转部件,以及检测上述随动回转部件的回转的回转检测手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端检测手段位于从分离位置(Ab)离开第一运送路径长度(L1)的位置,所定基准长度为特定的片材长度(SL1)以下,特定的片材长度减去第一运送路径长度(SL1-L1)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控制手段,上述片材长度为基准长度以下时,采用由上述第一前端检测手段检测到前端的时刻,由上述后端检测手段检测到后端的时刻之中早的一方,实施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第二前端检测手段,沿着片材运送方向,设在上述第一前端检测手段的上游,且位于上述后端检测手段的下游,离开第二运送路径长度(L2);
其中,作为上述送出手段,使用进行准备动作的装置,用于在上述片材送出动作之前,使得上述片材送出动作成为可能;
构成上述控制手段,当由后端检测手段检测到的片材的运送方向长度的检测结果为等于或小于特定的片材长度(SL1),且等于或大于上述第二运送路径长度(L2)时,根据上述第二前端检测手段的检测到前端的时间,开始上述准备动作,上述以外场合,根据上述后端检测手段检测到后端的时刻,开始上述准备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送出手段,设有与上述载置部的片材叠合的最上位片材相接回转的回转部件;
上述准备动作为使得上述回转部件与上述最上位的片材相接的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控制手段,根据上述后端检测时刻开始上述准备动作场合,准备动作刚结束,就由上述送出手段开始片材送出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控制手段,上述片材长度等于或小于特定的片材长度时,采用由上述第二前端检测手段检测到前端的时刻,由上述后端检测手段检测到后端的时刻之中早的一方,实施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个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模式设定手段,当在上述载置部载置片材运送方向长度不同的片材时,设定为片材尺寸混载模式;
构成上述控制手段,当设定为片材尺寸混载模式时,不由后端检测手段检测长度,根据由上述后端检测手段检测到后端的时刻,使得上述送出手段开始片材送出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个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异常检测手段,采用由上述第一前端检测手段检测到前端的时刻,使得上述送出手段开始片材送出动作场合,从上述第一前端检测手段检测到前端的时刻到上述后端检测手段检测到后端的片材运送量等于或大于所定值场合,判断为运送异常;
构成上述控制手段,上述异常检测手段检测到运送异常场合,停止运送片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用于运送上述片材的驱动源的驱动量,把握上述片材的运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68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