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修复超疏水聚氨酯涂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7134.3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9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峰;刘钦泽;裴小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3C17/28 | 分类号: | C03C17/28;C04B41/83;C08J7/04;C09D175/04;C09D7/12;D21H19/72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方晓佳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 疏水 聚氨酯 涂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修复超疏水聚氨酯涂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将含自修复功能的多孔材料引入到超疏水涂层中,提供一种表面化学组成及低表面能特性可自我修复的涂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疏水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现象,许多动物、植物的表面都具有超疏水功能。经研究发现,具有超疏水的表面同时具有粗糙的表面结构和较低的表面能这两种特征。具有超疏水性能的表面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价值,例如,它可以用来防污、防水、抗氧化、减阻降噪等。因此,构建特殊的固体表面并研究其浸润性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245355.9)采用氨解正硅酸乙酯,乙烯基硅烷偶联剂修饰,引发聚合等步骤制备了苯乙烯接枝的纳米二氧化硅球,然后通过涂覆方法制备了超疏水薄膜。专利申请号分别为200810020464.3, 200710119670.5, 200810061480.7和201010116046.1也通过硅烷偶联剂修饰而制备了低表面能物质修饰的二氧化硅进而制备了超疏水涂层。但上述制备方法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反应温度较高,操作繁琐,或大量使用有毒溶剂,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272135.5)采用化学浸蚀、阳极氧化、超声剥膜步骤在金属锆表面原位构筑纳/微粗糙结构,然后通过自组装硅氧烷等低表面能物质对表面进行疏水化处理,从而得到超疏水的金属锆表面。我们也制备了铝基和钛基超疏水表面,专利申请号分别为200810183392.4和200910117460.1。但这些方法对基底本身要求很高,需在特定基底(如特定金属锆、铝、钛等)上才能制备超疏水表面,且制备条件苛刻的,同时消耗大量能源,制造成本高昂,即不环保也不经济。更为重要的是在使用过程中超疏水表面很容易遭到破坏,要想恢复,就需对表面进行重新处理或更换,造成了大量的资源和人力消耗。
发明内容
多孔材料是一种由相互贯通或封闭的孔洞构成网络结构的材料,由于其具有孔道结构大小可调、相对密度低,比强度高、孔隙率和表面积大 、渗透性和吸附性好等特点,在大分子催化、吸附与分离、纳米材料组装、生物化学、分子识别、化学传感及色谱载体等众多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利用多孔材料的存储和释放功能,将自修复功能通过多孔材料的存储与释放而引入到超疏水涂层中,一旦涂层表面的低表面能物质被破坏,存储在内部的低表面能的物质可自发的迁移至表面并对表面进行有效地修复,从而有效延长超疏水表面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将多孔材料的存储与释放功能引入到超疏水涂层的制备中,从而实现了涂层的自修复功能,制备了能够对其表面化学组成进行自我修复的超疏水涂层。一旦涂层表面的低表面能物质被破坏,多孔材料内部的低表面能物质能够自发的迁移至表面并进行有效地修复,从而为延长超疏水表面的使用寿命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新方法。
一种自修复超疏水聚氨酯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依次包括下列步骤:
A 低表面能物质存储:将多孔材料加入到低表面能物质的乙醇饱和溶液中,恒温油浴下蒸馏至干得到低表面能多孔材料;
B制备超疏水涂层:将低表面能多孔材料与正硅酸乙酯或聚氨酯预聚体分散于有机溶剂,采用浸渍或喷涂方法在基底表面构筑涂层,固化后得到具有超疏水自修复功能的涂层。
本发明所述的基底选自玻璃、陶瓷、纸张、金属或有机塑料。
本发明所述的多孔材料为多孔二氧化硅或多孔二氧化钛。
本发明所述的低表面能物质为长链脂肪胺、长链脂肪酸、长链脂肪醇、全氟烷基胺、全氟烷基酸及全氟烷基醇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长链脂肪胺结构式为CH3(CH2)nNH2,长链脂肪酸结构式为CH3(CH2)nCOOH,长链脂肪醇结构式为CH3(CH2)nOH,n代表9至30的整数。
本发明所述的全氟烷基酸结构式为CF3(CF2)n(CH2)mCOOH,全氟烷基醇结构式为CF3(CF2)n(CH2)mOH,全氟烷基胺结构式为CF3(CF2)n(CH2)mNH2, n代表5至10的整数, m代表1至2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71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偏重式稳定平台
- 下一篇:一种超长扁管下料机的收料整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