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浮式摆线转子输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7476.5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军;周明;乌江;牟学利;胡阳;谢之峰;张秉鉴;兰旭东;黄金鹏;黄旭东;李炳河;陈伟;刘健;岳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鑫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C2/10 | 分类号: | F04C2/10;F04C15/00;F02M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朱印康 |
地址: | 252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浮 摆线 转子 输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浮式摆线转子输油泵。
背景技术
汽车柴油发动机普遍存在低温低速时启动供油不足的问题,不能适用高压燃油系统的需要,目前采用的机械式喷油系统的输油泵,包括叶片泵、齿轮泵和柱塞泵,均存在压力和流量脉冲大,噪音高,容积效率低,低速吸油性差等缺陷,导致国产汽车柴油发动机的排放达不到国际要求的欧Ⅲ甚至欧Ⅳ、欧Ⅴ标准。
柴油发动机高压共轨系统中,为了满足既要保证燃油在低压油路系统内循环,又能将足够流量及一定压力的燃油输送给高压供油系统,摆线转子泵是近几年在低压高速泵领域被广泛推崇的型式。早期由于内外转子需昂贵的转子磨床加工难以被推广。但随着国内粉末冶金技术的发展,制造工艺得到解决,国内油泵行业在单体泵上也几乎全部采用了摆线转子泵,但现有技术的摆线转子泵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主要原因是,由于内转子装配在泵体的偏心轴上,而外转子是在内转子的驱动下旋转,高压油是在内外转子相互旋转过程使内外转子之间的体积减小的情况下产生的,而在这个过程中高压油会对内外转子产生反作用力,使内转子向内相对移动,而外转子向外相对移动,而且作用在外转子的力会更大。由于外转子与泵体的径向间隙很小,不容易产生油膜,所以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外转子与泵体之间摩擦很厉害,甚至会在泵体上产生毛刺,使外转子和泵体抱死,结果使输油泵报废。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噪声低,容积率大,避免外转子与泵体之间直接接触摩擦的长寿命摆线转子输油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背景技术所述的一种结构简单,噪声低,容积率大,使用寿命长的摆线转子输油泵问题,提供一种悬浮式摆线转子输油泵,悬浮式摆线转子输油泵由输油泵体1、外转子2、内转子3和十字节4组成,外转子2置于输油泵体1的泵体内腔101内,内转子3在外转子2内与输油泵体1的内转子轴102转动连接,十字节4置于内转子3的十字节安装槽303内,其特征在于,输油泵体1为一体结构,在圆形的泵体内腔101内,内转子轴102与泵体内腔101偏心并垂直置于泵体内腔101的底面上,泵体内腔101底面的圆心为O1,内转子轴102在泵体内腔101底面上的圆心为O2,通过O2 的泵体内腔101底面半径 O1A 的长度为r,O2偏离O1的距离为d,以泵体内腔101底面半径 O1A为对称轴,2个半月型凹槽对称置于泵体内腔101底面上,半径 O1A左侧的凹槽为高压油腔104,右侧的凹槽为低压油腔103,进油孔105在低压油腔103内置于低压油腔103底面的下端,进油孔105为穿透输油泵体1底部的圆孔,进油接头部件110置于输油泵体1的背面,进油接头部件110的内腔底部与进油孔105连通,进油接头部件110的内腔壁为螺纹结构,圆环形的密封槽109置于输油泵体1正表面上,3个固定孔108按旋转对称等间隔分布在输油泵体1上,在泵体内腔101底面上沿泵体内腔101的圆柱面内壁有一条环形槽106,在低压油腔103右侧壁的上部与泵体内腔101的圆柱面内壁之间,泵体内腔101的底面上有一个横向导流槽107;
所述外转子2的结构为,外转子外壁201为圆柱面,外转子外壁201与泵体内腔101的内壁为间隙配合,外转子内壁为旋转对称的七瓣齿形柱面,外转子内壁上有7个向内凸出的外转子内壁齿瓣203,外转子外壁201上有7条轴向贯通槽202,7条轴向贯通槽202分布在各个外转子内壁齿瓣203中心径向对应的位置;
所述内转子3的结构为,内转子外壁301为旋转对称的六瓣齿形柱面,内转子3的中心为圆形的内转子轴孔302,鼓形的十字节安装槽303与内转子轴孔302同心置于内转子3的正面;鼓形的十字节4置于内转子3的十字节安装槽303内,十字节4通过中心的凸轮轴连接孔401与共轨泵的凸轮轴5连接;
在外转子2内,内转子3和外转子2互相偏心,在输油泵体1的泵体内腔101内,外转子2和内转子3构成一对偏心的内啮合转子作为产生油压的工作元件,外转子2和内转子3的正表面低于输油泵体1正表面0.03mm~0.07mm;
输油泵在工作时,在凸轮轴5的驱动下,内转子3为主动转子,外转子2为从动转子,内转子3和外转子2同向顺时针旋转,内转子外壁301与外转子内壁之间通过齿瓣互相啮合。
所述环形槽106的宽度为0.8~1.2mm,深度为0.4~0.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鑫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山东鑫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74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环式喷射器
- 下一篇:连续循环钻井系统可承扭的卡瓦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