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刮渣收油式渣油泥水四相分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7819.8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4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黄谦;于家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B01D36/04;C02F1/40;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鹏;解政文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刮渣收油式 渣油 泥水 分离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的渣油泥水四相分离的预处理设备,尤其是对于油脂含量高、易破碎的悬浮物含量高、易腐败污水(如餐厨垃圾渗滤液)的渣油泥水四相分离的预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预处理工艺基本包括沉砂、沉淀、隔油、气浮等,在油脂含量高、易破碎的悬浮物含量高、易腐败污水(如餐厨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工程实践中,该常规预处理工艺停留时间长,中间环节多,污水极易腐败,污水中悬浮物和溶解态污染物质含量成倍或数倍增加,给后续工艺环节造成很大的处理难度,也大幅度增加污水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自动刮渣收油式渣油泥水四相分离设备,能够对易腐败污水中的易破碎分解颗粒物(渣)、油脂、易分解悬浮物(泥)和污水四相进行即时分离,实现污水水质稳定化,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本发明自动刮渣收油式渣油泥水四相分离设备,包括壳体、收油机和自动刮渣装置,壳体内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第二隔板,第一、第二隔板将壳体分隔为中间池、隔油沉淀池和储渣槽,隔油沉淀池位于中间池和储渣槽之间,中间池的上端和隔油沉淀池的上端连通,在隔油沉淀池内与第一隔板相临的位置还设置有挡油板,挡油板的前、后、上端面均与壳体固定连接,挡油板的下端面与壳体底面存在间距,挡油板的下端面的高度低于第一隔板上端面的高度,收油机固定安装在隔油沉淀池的顶部,能够自动吸收隔油沉淀池上漂浮的油脂,储渣槽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进水池,进水池的底部与隔油沉淀池的顶部通过进水口连通,自动刮渣装置安装在进水池中,自动刮渣装置包括隔渣网、电动机和链条,隔渣网固定安装在进水池的侧壁上,在隔渣网内转动地安装有两根互相平行的链条轴,链条轴分别位于隔渣网的前部和后部,电动机固定安装在进水池的侧壁上,电动机的输出轴与一个链条轴传动连接,链条安装在两个链条轴上,在链条上安装若干刮渣板,刮渣板下端面的形状与隔渣网底面的形状相适应,在隔渣网的前侧壁或后侧壁上开设有出渣口,在储渣槽上开设有进渣口,进渣口与出渣口连通,在水池上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内端位于隔渣网内,在中间池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在隔油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
本发明自动刮渣收油式渣油泥水四相分离设备,其中所述隔油沉淀池内还设置有挡泥板,挡泥板的板面朝向第二隔板,挡泥板的前后端面与壳体侧壁固定连接,挡泥板的上下端面与壳体之间存在间距。
本发明自动刮渣收油式渣油泥水四相分离设备,其中所述隔油沉淀池的下部设置为上端大下端小的倒梯形结构。
本发明自动刮渣收油式渣油泥水四相分离设备,其中所述排泥管位于隔油沉淀池内的一端的开口向下。
本发明自动刮渣收油式渣油泥水四相分离设备,其中所述隔油沉淀池内还设置有导水板,导水板的上端、前端、后端均与壳体固定连接,导水板与第二隔板之间形成进水通道,进水通道的上端与进水池的进水口连接,进水通道位于挡泥板的右侧,导水板的下端的高度与挡泥板上端的高度接近。
本发明自动刮渣收油式渣油泥水四相分离设备,其中所述储渣槽的内还安装有螺旋压榨装置。
本发明自动刮渣收油式渣油泥水四相分离设备,其中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有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位于壳体外。
本发明自动刮渣收油式渣油泥水四相分离设备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通过设置自动刮渣装置,通过隔渣网将污水中的颗粒物拦截后,排入储渣槽,实现污水中渣滓的分离,通过设置隔油沉淀池,使污水中的泥沉淀,通过排泥管排出,漂浮在污水上的油脂,通过收油机吸收,处理后的水从中间池下部的出水管排出,从而实现对易腐败污水中的易破碎分解颗粒物(渣)、油脂、易分解悬浮物(泥)和污水四相进行即时分离,实现污水水质稳定化,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动刮渣收油式渣油泥水四相分离设备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自动刮渣收油式渣油泥水四相分离设备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自动刮渣收油式渣油泥水四相分离设备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78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装置
- 下一篇:用于无线小区内异常事件的通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