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清中肌酐的二步酶法测定方法及测定试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8765.7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1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邹炳德;邹继华;沃燕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清 中肌酐 二步酶法 测定 方法 试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检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清中肌酐的二步酶法测定方法及测定试剂。
背景技术
肌酐(Cr)是一种低分子含氮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116,000。Cr主要由肌肉产生,是肌酸的终末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人体内Cr的含量基本稳定,一般维持在3~14mg/L,仅仅由肾小球排泄,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由于Cr是小分子物质不与血浆蛋白结合,所以测定血清Cr浓度及根据血清Cr与尿酐浓度计算所得的Cr清除率是既简单又可靠的肾小球滤过功能指标,深受临床重视。
临床实验室对于血和尿中Cr的测定常用酶法或碱性苦味酸法(Jaffe法),Jaffe法虽然试剂较便宜,但线性范围窄,易受血清中其他假性Cr物质的干扰,尤其是当血清胆红素值≥165.5μmol/L时开始出现负偏差,而且血清胆红素越高偏差越大。此外。Jaffe法受到酮体、乳糜血和溶血的严重干扰,头孢类和维生素C及多巴胺等药物也使其结果出现较大干扰。
酶法利用Cr在肌酐酶、肌酸酶、肌氨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酶及显色剂和水、氧的共同作用下生成醌亚胺(红色),通过检测反应终点的吸光度来推算样品中Cr的含量,酶法不管是一步酶法或两步酶法,测定过程中Cr水解后产生的肌酸和内源性肌酸同时转化为醌亚胺,Cr测定结果包括了Cr和肌酸之和。正常男性血Cr参考范围为53~106μmol/L,女性44~88μmol/L;正常男性血肌酸参考范围为15~45μmol/L,女性为30~80μmol/L,当发生急性肌损伤、饥饿、糖尿病、营养不良、甲亢、发热时肌酸显著升高,对Cr造成的偏差更显著。
为解决内源性肌酸干扰,仅以肌酐酶为第二试剂的两步酶测定方法,由于第一步反应体系中有4-AAP和色原,肌酸酶、肌氨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催化作用产生醌亚胺,肌酸被转化而被耗尽,当加入肌酐酶后启动Cr水解反应生成肌酸,再经肌酸酶、肌氨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催化作用产生醌亚胺,反应过程如下:
第一步反应
第二步反应
内源性肌酸和Cr水解产生的肌酸先后呈色,仪器以第一步反应产生的醌亚胺为空白,仅以第二步产生的醌亚胺计算出肌酸的含量,以此去除内源性肌酸的影响,但由于正常情况下,内源性肌酸产生的吸收信号较低且不稳定,因此该法试剂准确度、精密度较差,临床结果重复性不好,无法满足常规检测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可规避以过氧化物酶氧化过氧化氢造成的本底升高、致使检测结果准确度、精密度不好的血清中肌酐的二步酶法测定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血清中肌酐的二步酶法测定方法,利用肌酐测定试剂的试剂1中的过氧化氢酶消除内源性肌酸产生的过氧化氢,进而由肌酐测定试剂试剂2中的过氧化氢酶抑制剂抑制试剂1中的过氧化氢酶,从而测定样本中肌酐含量的方法,其具体的反应过程如下:
第一步反应
第二步反应
抑制剂抑制过氧化氢酶活性 (4)
上述的肌酐测定试剂的试剂1中包含过氧化氢酶,肌酸酶,肌氨酸氧化酶和色原,试剂2中包含过氧化氢酶抑制剂,肌酐酶,过氧化物酶和4-氨基安替比林;其中过氧化氢酶抑制剂为叠氮化物,羟胺,氟化物,醋酸盐,甲酸盐,乙醇、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上述血清中肌酐的二步酶法测定方法的测定试剂由试剂1和试剂2组成,其中试剂1、2各组分及浓度范围为:
试剂1:
试剂2:
试剂可以是干粉状态,在使用前加水溶解后使用;也可以制成液体试剂,直接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87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