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蛹虫草子实体产量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68802.4 申请日: 2012-05-25
公开(公告)号: CN102657032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2
发明(设计)人: 王磊;潘清灵;章卫民;李浩华;陈玉婵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
代理公司: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代理人: 刘明星
地址: 510070 ***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提高 虫草 实体 产量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药用真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子实体产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又称北虫草或北冬虫夏草,是属于虫草属(Cordyceps)的一种虫生真菌,是该属的模式种,与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同属于广义虫草属(Cordycepss.l.),它们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及相似的成分及功能。冬虫夏草是中国传统中药,具有保肺肾、补精髓、化痰止劳咳的作用,能够调节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抵抗力。目前由于大量的采挖已经造成野生资源不足,价格大幅上张。目前,仍然无法实现冬虫夏草子实体的人工栽培,而其菌丝体培养也需要低温条件,发酵周期长,成本过高。蛹虫草具有益肺肾,补精髓,止血化痰的功能,与冬虫夏草具有相似的温补特性,同时含有冬虫夏草中含量极低的虫草素。目前,蛹虫草被作为昂贵的冬虫夏草的替代品而被大力的开发,被广东百姓接受并喜爱,多用于煲汤滋补、调理保健等。蛹虫草产业在国内发展迅猛,引起国家高度重视,2007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已将蛹虫草开发与规模化生产列入重点研究项目。2009年3月卫生部正式批准蛹虫草为新资源食品可直接食用或用于酒类、罐头、调味品、饮料。

蛹虫草栽培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也可见大量专利,并于2007年颁布实施了广东省农业地方标准《蛹虫草子实体人工栽培技术规程》。标准的栽培程序包括制种,培养料配制、灭菌,接种,暗培养,光照培养,采收,烘干等过程。蛹虫草菌种一般来源于野外采集的野生蛹虫草、已有菌株的复壮及从相关机构购买等途径获得的菌株,经过逐级放大由原种培养母种最后扩繁为生产种。栽培培养料以大米为主,也有利用小麦为主料的,配料包括黄豆、奶粉、白砂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B1等。培养料一般置于玻璃或塑料培养瓶中,经高压灭菌后,常温下接种生产种后封口送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室适宜温度为18-23℃,湿度为70-85%,应避光培养7-8天,用于菌丝生长。待菌丝布满整个培养料表面并见瓶底时,转为光照培养,温度为20-23℃,超过25℃生长缓慢,湿度80-85%,并逐渐加大室内空气的流通和交换,若发现污染应立即清除。当子实体长高至5-8cm时,子座头部尚未膨大或成熟时,即可采收。

目前的蛹虫草栽培研究及相关专利,集中于菌种选育、培养料配方、培养过程的温湿光控制等方面,而在菌丝形成后子实体产生前对菌丝进行处理未见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提高蛹虫草子实体产量的方法。

本发明的提高蛹虫草子实体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暗培养后,蛹虫草子实体原基产生前,在无菌条件下,对蛹虫草培养料上的菌丝进行物理创伤处理,然后按照常规的蛹虫草栽培方法进行培养,采收。

所述的物理创伤处理优选为:刮去部分或全部蛹虫草培养料表面的菌丝,或者对蛹虫草培养料表面进行割划,或者在蛹虫草培养料上插若干玻璃片,或者割去部分蛹虫草培养料。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蛹虫草子实体产量平均可增产20%左右,其中刮去部分培养料表面菌丝处理后最高可增产40%以上,大大提高了蛹虫草子实体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刮去部分蛹虫草培养料表面的菌丝处理提高蛹虫草子实体产量

参照广东省农业地方标准《蛹虫草子实体人工栽培技术规程》(以下皆同),将蛹虫草菌种接种于米饭培养基上,置于22℃,湿度为70%培养房,避光暗培养8天后,取其中一部分在无菌环境下,刮去一半的蛹虫草培养料表面的菌丝,其余不做处理作为对照,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温度保持20-23℃,湿度保持80%,培养2个月后采收,各取10瓶经过烘干进行称重。刮去一半的蛹虫草培养料表面的菌丝的蛹虫草子实体产量平均为1.693g/瓶,未处理的蛹虫草子实体产量平均为1.162g/瓶,蛹虫草子实体产量平均提高45.6%。

实施例2:刮去全部蛹虫草培养料表面的菌丝处理提高蛹虫草子实体产量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中“刮去一半的蛹虫草培养料表面的菌丝”替换为“刮去全部蛹虫草培养料表面的菌丝”。刮去全部蛹虫草培养料表面的菌丝的蛹虫草子实体产量平均为1.413g/瓶,未处理的蛹虫草子实体产量平均为1.162g/瓶,蛹虫草子实体产量平均提高2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88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