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震用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8987.9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9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闫鹏;李文星;李萍;邱廷模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盛嘉伦橡塑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3/02 | 分类号: | C08L53/02;C08L51/00;C08K13/02;C08K5/5313;C08K5/3492;C08K3/32;B29B9/06;B29C47/9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刘诚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用无卤 阻燃 塑性 弹性体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塑性弹性体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用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车用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在实际工作中会因为强烈的振动冲击而造成损坏,为了尽可能减少这种振动冲击带来的损坏,常常通过选用各种减震垫来获得较好的减振隔震效果,达到保护仪器的目的。
橡胶是比较常见的减震材料,优越的减震性能和耐老化性能使其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橡胶存在硫化周期长,成型困难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大量使用,热塑性弹性体具有可直接注塑成型、可回收利用等众多优点,因而成为研究的热点。但目前主要的阻燃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为含卤材料,不符合很多国家的环保政策,不利于我国产品的出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高性能阻尼减震效果的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减震用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热塑性弹性体 20~60份;
相容剂 3~10份;
填充油 3~10份;
无卤磷氮复配阻燃剂 25~35份;
阻燃协效剂 5~15份;及
抗氧剂 0.1~1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氢化后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L604、氢化后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L605、氢化后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L606、氢化后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L607、氢化后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L609、氢化后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L611、非氢化的苯乙烯乙烯支化异戊二烯三嵌段共聚物5127、非氢化的苯乙烯乙烯支化异戊二烯三嵌段共聚物5125、氢化的苯乙烯乙烯支化异戊二烯三嵌段共聚物7125及氢化的苯乙烯乙烯支化异戊二烯三嵌段共聚物7311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容剂为氢化热塑性丁苯橡胶-羧酸接枝物、氢化热塑性丁苯橡胶-氨基接枝物、氢化热塑性丁苯橡胶-马来酸酐接枝物及热塑性丁苯橡胶-马来酸酐接枝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充油为环烷基橡胶油、石蜡级橡胶油及聚异丁烯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卤磷氮复配阻燃剂为烷基次磷酸铝/聚三聚氰胺脲酸盐复配、聚磷酸铵/磷氮膨胀型阻燃剂复配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燃协效剂为羟基封端线性硅氧烷、接枝型两端极性硅氧烷、乙烯基封端线性硅氧烷、聚醚改性硅氧烷、线性甲基硅油及双季戊四醇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复配得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所述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一种减震用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5~15重量份的阻燃协效剂,3~10重量份的填充油置于高速搅拌机中,搅拌5~10分钟;
加入20~60重量份的热塑性弹性体、3~10重量份的相容剂,高速搅拌混合5~10分钟;
加入20~35重量份的无卤磷氮复配阻燃剂、0.1~1重量份的抗氧剂,高速搅拌混合5~10分钟,得到预混料;及
将所述预混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牵引、冷却、造粒,即得减震用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170~200℃。
上述减震用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具有以下优点:
(1)该材料由于加入了无卤阻燃剂,材料能达到UL-94V-0级别的阻燃效果,符合环保要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回弹性,增强了减震效果。
(2)该材料由于加入了相容剂,改善聚合物体系中两相界面的性能,改善阻燃剂在该材料中的分散问题。
(3)该材料具有可直接注塑成型、可回收利用等优点,易于加工成型,减少了工艺流程。
附图说明
图1为减震用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盛嘉伦橡塑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盛嘉伦橡塑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89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