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Gd基磁制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69642.5 申请日: 2012-05-28
公开(公告)号: CN102703038A 公开(公告)日: 2012-10-03
发明(设计)人: 曾德长;高贝贝;郑志刚;钟喜春;刘仲武;余红雅;金智渊;金勇;高云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9K5/14 分类号: C09K5/14;C22C45/00;H01F1/09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宫爱鹏
地址: 51064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gd 制冷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磁性材料,特别涉及一种Gd(钆)基非晶及其化合物的磁制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制冷技术在当今世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压缩制冷氟里昂(Freon)制冷工质对生态环境尤其是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的破坏日趋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安全,加之气体压缩制冷效率低、能耗大,使传统压缩制冷技术面临困境。与传统气体压缩制冷技术相比,磁制冷技术以固体磁性材料为工质,借助磁性材料的磁卡效应实现制冷,不使用氟利昂和压缩机,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高效节能和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绿色制冷技术。

磁制冷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重稀土及其合金,Gd5(Ge,Si)4系列,La(Fe,Si)13系列,MnAs基合金系列,Ni2MnGa合金系列,稀土-过渡金属化合物,钙钛矿型化合物等几个方面。这些化合物制冷性能各有优缺点。近年来,非晶磁致冷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非晶磁致冷材料主要集中于稀土基、过渡金属基合金等材料。稀土元素磁矩很高,有利于产生大的磁熵变,但居里温度偏低,过渡族金属与稀土元素相结合,可能使得居里温度接近室温同时又保持大的磁熵变。

无论是稀土类还是3d过渡族金属基非晶类合金材料,其磁熵变随着温度的变化非常缓慢,即磁熵变的峰型较宽,从埃里克森(Ericsson)型磁致冷材料的观点看,宽的温度范围是非常有用的,加上非晶合金具有的耐蚀性、抗氧化性、优良的机械性能,制备工艺简单,软磁特性好,因此非晶类磁致冷材料将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一类磁制冷材料。

非晶合金成份一般都取在体系的共晶点附近,但实际上只要有足够的冷却速度,偏离共晶点的成份或者一些化合物仍然有可能形成非晶。

在居里温度附近,磁熵变和绝热温变等性能参数会达到最大值,因此制冷温度常常选择在居里温度附近。目前研究的非晶磁致冷材料当中,居里温度基本上都小于200K,比如文献报道的非晶Gd55Al20Co25,其居里温度为112K(S.Lu,M.B.Tang,L.Xia.Excellent magnetocaloric effect of a Gd55Al20Co25 bulk metallic glass[J].Physica B:Condensed Matter.2011,406(18):3398-3401.),从而使得该类材料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在某种制备条件下既能形成非晶又能形成化合物、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较大磁热效应的Gd基磁制冷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Gd基磁制冷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Gd基磁制冷材料,其化学通式为:Gd4Co3Bx,式中0.05≤x≤0.15。

优选地,所述x为0.05、0.10或0.15。

优选地,该材料为Gd基非晶或者Gd基化合物。

优选地,所述Gd基非晶磁制冷材料宽2~3mm,厚1~2μm。

上述磁制冷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稀土金属Gd,金属Co和非金属B按如下质量份称重混合:

稀土金属Gd    77.80~78.01份

金属Co        21.88~21.93份

非金属B       0.07~0.20份

(2)将上述混合原料在氩气保护下进行反复熔炼,得到成分均匀的合金铸锭;

(3)将上述合金铸锭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熔体快淬,甩带速度为35~60m/s,得到Gd基非晶磁制冷材料。

将所述Gd基非晶磁制冷材料密封在石英管中,抽真空(优选抽真空至10-3Pa以下),充入氩气,在300℃~350℃条件下5-15分钟热处理,得到Gd基化合物磁制冷材料。

优选地,步骤(2)所述熔炼的条件为于真空电弧炉或感应加热炉中,抽真空至10-3Pa以下,用氩气清洗炉膛后,再充入氩气(充入低于1个大气压,约0.1MPa)并在其保护下进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96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