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镜片的胶合固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9916.0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8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桢;叶忠海;郑素丽;黄春喜;郑秋玲;龚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3/06 | 分类号: | B05D3/06;B32B38/0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镜片 胶合 固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合固化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镜片的胶合固化工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三十多年以前紫外线(UV光)被成功的推广到商业应用。各胶黏剂生产商针对UV光固化特性,研制出用于粘接、密封、印刷等系列UV产品,并广泛应用于通讯、电子、光学、印刷等众多领域。这些产品在UV光(一定波长及一定光强度)照射下,会固化或硬化(聚合),并且与传统产品--UV光固化更加快高效、节能环保。
在光学行业中,目前接合镜片一般为二至三枚镜片进行接合,但多数情况下,接合镜片一般都是两枚镜片进行接合。镜片接合后进行UV胶水固化。接合镜片在光固化设备中的高强度紫外线光后,产生活性自由基或离子基,从而引发聚合、交联和接枝反应,使树脂(UV涂料、油墨、粘合剂等)在数秒内(不等),由液体转化为固态。
现光学企业中多数企业主要采用的接合固化技术为“本硬化”,“本硬化”的技术方案采用东芝及飞利浦品牌的特种UV光源(FL40S.BL等型号),固定于硬化柜中,接通电源,对镜片长达4小时照射,完成胶水固化。此方式紫外线强度弱(0.6-1.0mw/cm2),单位时间内胶水吸收能量小,造成胶水固化时间长,需要4小时固化;照射过程中,照度无法灵活调整,使得固化方式程式化、无灵活性,客观上限制了镜片的照射时间。这样的固化方式对镜片的生产造成等待浪费,当镜片出现品质不良时,实验结果过于漫长,无法及时对应,这些因素使镜片胶合固化成为了镜片加工的瓶颈工序,严重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及企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固化时间短,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光学镜片的胶合固化工艺。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学镜片的胶合固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完成定芯的镜片盛装在黑色胶板上再排布在传送带上;
b、用传送带将镜片传送入固化设备内进行紫外线照射固化,紫外线的照射强度为50±5mw/cm2,照射温度为20-50℃;
c、将步骤b中第一次结束照射的镜片放置5-10秒钟,再传送入固化设备内进行紫外线照射,重复2-4次;
d、冷却镜片。
如上所述的一种光学镜片的胶合固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黑色胶板与镜片之间铺设有0.8mm的黑色光学阻尼布。
如上所述的一种光学镜片的胶合固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片按照着色度中λ80数值小的镜片朝上放置。
如上所述的一种光学镜片的胶合固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为210±5n/min,单次传送完成紫外线照射的时间维持在60-80秒内。
如上所述的一种光学镜片的胶合固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线波长为365nm。
如上所述的一种光学镜片的胶合固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设备内侧张贴增加紫外线反射的锡箔纸。
如上所述的一种光学镜片的胶合固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片在固化设备中进行紫外线照射固化时,每次照射的紫外线能量大于2000mj/cm2,所述的镜片在胶合固化过程中,接受照射的紫外线能量大于6000mj/cm2。
如上所述的一种光学镜片的胶合固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设备上设有保持固化设备内低温工作环境的风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高波长紫外线与低温固化并在固化设备内侧加贴锡箔纸加强紫外线反射,采用传送带流水线动态地对光学镜片胶合固化,紫外线照射一次后在传送过程中由风冷冷却,循环照射3-5次即可完成固化,有效地减少了固化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可根据镜片调节光照强度,传送带速度,灵活多变,适应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结构示意图;
图2为镜片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光学镜片的胶合固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完成定芯的镜片1盛装在黑色胶板10上再排布在传送带2上;
b、用传送带2将镜片1传送入固化设备3内进行紫外线照射固化,紫外线的照射强度为50±5mw/cm2,照射温度为2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未经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99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紧急无线连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