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太阳能调节室内空气的建筑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9925.X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2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宋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冶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D13/035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太阳能 调节 室内空气 建筑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调节室内空气的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时代潮流,建筑节能技术是人类重要的努力方向。如何汲取大自然的智慧,在无声无息、绿色循环中自然利用太阳能,达到建筑房屋冬暖夏凉,实现建筑空调节能减排目的,是广大科技人员研究的方向。如何抛弃传统的空调技术路线,以空气自然的热动力循环机制为基础,结合建筑工艺结构,在不需要消耗任何能源物质的条件下,达到调节室内空气的目的,是一种理想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完全利用太阳能调节室内空气的建筑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太阳能调节室内空气的建筑结构,包括四面墙体和屋顶,所述的四面墙体的至少两面墙体为中空的双层结构,在具有双层结构的墙体外层的底部设置与外界连通的可以开合的透气缝;所述的屋顶为中空的双层结构,并且设置与室内连通的透气缝;在屋顶设置可以开合的透气天窗;墙体的双层结构与屋顶的双层结构整体连通。
所述的双层结构中的外层设置为透明或半透明的薄壳层。
所述的双层结构双层之间的间距设置为3-600mm。
所述的四面墙体均设置为中空的双层结构。
所述的四面墙体中的三面墙体设置为中空的双层结构。
所述的四面墙体中的两面墙体设置为中空的双层结构。
当建筑房屋为多层的楼房建筑时,在顶层以下各层的具有双层结构的墙体的内层上部设置透气百叶孔或无动力排气扇。
所述的双层结构中的外层设置为透明的高强度玻璃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构思新颖、自然绿色、简单节约的调节室内空气的建筑结构,不需要消耗任何能源物质,就能达到调节室内空气的目的。
本发明的建筑结构构造简单,实施方便,可以广泛应用于新建单层或多层民用或公用建筑、及工业厂房等建筑中,也可以在一般建筑节能改造中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发明的利用太阳能调节室内空气的建筑结构,包括四面墙体和屋顶2,其中的四面墙体的至少两面墙体1为中空的双层结构,包括外层11和内层12。在具有双层结构的墙体1的外层11的底部设置与外界连通的可以开合的透气缝13。其中的屋顶2为中空的双层结构,包括外层21和内层22,在内层22上设置与室内连通的透气缝23;在屋顶2上设置可以开合的透气天窗3;墙体1的双层结构与屋顶2的双层结构整体连通。图2中箭头所示为空气流向。
本发明中的双层结构中的外层11、21设置为透明或半透明的薄壳层,例如设置为透明的高强度玻璃层。
本发明中的双层结构双层之间的间距设置为3-600mm。
本发明中的四面墙体可以均设置为中空的双层结构,如图1所示。也可以将四面墙体中的三面墙体设置为中空的双层结构,如图3所示。或将四面墙体中的两面墙体设置为中空的双层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不设双层结构的墙体所在的面为受太阳照射较少的阴面。
当建筑房屋为多层的楼房建筑时,在顶层以下各层的具有双层结构的墙体的内层上部设置透气百叶孔或无动力排气扇。
本发明将房屋的墙体与屋顶采用双层结构,内外两层中间为空气,整体相通;外层是透明或半透明的薄壳层,起封闭隔离、透光、保温作用,也可以作为建筑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分担负重,但保证两层内部空气的整体贯通流动;在屋顶上按照房间分布需求,设置防雨水、防风、防外物入侵的透气天窗,冬天关闭,夏天打开。在夏季由于日晒与热辐射,立墙两层内空气受热膨胀,向上运动,从天窗排出屋顶,同时由于烟囱效应带动室内空气一同向天窗外排放,使得室内空气自然流动并出现微弱负压现象,达到夏天室内凉爽舒适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冶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冶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99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