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雨水篦子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9965.4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2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娄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佳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6 | 分类号: | E03F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钟玉敏 |
地址: | 20009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雨水 篦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涡轮雨水篦子。
背景技术
城市排水系统中,雨水口是地表径流雨水流入排污系统的入口,通过在雨水口设置雨水篦子过滤杂物。现有的雨水篦子通常由多根栅条或方孔构成格栅结构,排水的同时对水流中的杂物起到过滤截留的作用。雨水篦子主要有立篦式和平篦式两种,安装立篦式的边沟需保持一定水深,且有的城镇因逐年维修道路,由于路面加高,使立篦断面减小,影响收水能力。受条件限制一般采用平篦式,平篦式水流通畅,但暴雨时雨水中携带的面积较大的杂物,如树叶,塑料袋,纸壳,食品垃圾等容易在篦子上堵塞,降低收水能力,而且杂物滞留过多会将篦子封死,导致积水问题。
中国发明专利200410026372.8公开了一种排水篦子自动清理杂物的方法,排水篦子上有固定轴,固定轴固定有连杆,连杆一端有水槽,另一端有齿杆。通过类似杠杆机构的原理自动清理排水篦子上的杂物。首先其为活动机构,且应用于下水道中工,对装置的质量要求很高。而且长期使用后,其水槽中会积有淤泥或其它固体,使水槽无法抬升,导致本装置无法正常使用。
中国发明专利201110400717.1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暴雨径流除砂装置,主要用于去除城市道路暴雨径流携带的泥沙,该装置由雨水篦子、集水井、自动锁泥机构、集泥井和斜板出流装置四部分组成。但是该装置依然建立于泥沙能顺利排入雨水篦子的前提下,对雨水篦子被堵塞无法排水的问题却没有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中国发明专利201110167774.X公开了一种雨水口装置,在雨水篦子背面连接有弹性无孔材料制成的膜袋体,所述弹性材料膜袋体上部周壁面开有若干排贯通微孔切口,在雨水流入重力作用下张开过滤,无雨水流入重力减小微孔依自身弹性收缩闭合隔气。该专利仅对雨水中的泥沙起到过滤作用,而且需安排人员经常进行维护,实用价值并不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轮雨水篦子,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涡轮雨水篦子,包括:
框体,所述框体为圆形或椭圆形;
多根弧形蓖条,所有弧形蓖条以所述框体中心为中心顺序排成涡轮状,相邻两弧形蓖条间具有排水间隙,所有弧形蓖条的外端部连接至所述框体上,所有弧形蓖条的内端部固定相连;每根弧形蓖条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
排水桥,跨设在所述排水间隙上,排水桥和所述排水间隙一一对应,排水桥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排水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中心设一圆盘,所述弧形蓖条的内端部均与所述圆盘的圆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圆盘上设多个排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桥为拱形结构,其拱顶临近所述框体的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桥的桥面上设有一排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孔为方孔、圆孔或多边孔。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缺口的底部与所述弧形蓖条表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蓖条的根数为5-50根。
进一步地,所述涡轮雨水篦子通过模具一体成型。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涡轮状的篦子结构,使水流形成漩涡流,漩涡流可以加快水的流速。根据水力学原理,水流中的杂物因为离心力及重力作用,水流中质量较轻的漂浮物如树叶等会汇集到涡流外围随水流不停回转直至水流完全排空,避免其沉积堵塞到篦子上。而质量较重的杂质如沙粒等会向涡流中心聚集并经排水孔流入排污系统。即使因水流量过大杂物过多,造成弧形蓖条上的排水孔堵塞,水流也可以经由排水桥上的排水缺口通过相邻弧形蓖条之间的篦缝排入排污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排水桥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排水桥的主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框体;
2-弧形蓖条;
3-排水桥;
31-凸起;
4-排水孔;
5-排水缺口;
6-圆盘;
7-篦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佳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佳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99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