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片集成微透镜光学系统制作方法及该器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0139.1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1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德辉;熊斌;姚邵康;马颖蕾;胡斌;王跃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G03F7/00;G02B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透镜 光学系统 制作方法 器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机电系统技术领域和微光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片集成微透镜光学系统制作方法及该器件结构。
背景技术
透镜作为光学系统中一个基本部件,其在光学系统中的应用也日益普遍。在众多光学系统中,必须将透镜和光学器件进行组装才能形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光学系统。随着微加工技术和微光学技术的发展,尺寸小于毫米量级的微透镜已能成功制作,微透镜也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微透镜的出现使得微型光学系统变得可能,微透镜的应用也已日益普遍。比如,在CMOS图像传感器中,一般都通过微透镜来减小成像系统的尺寸;而在太阳能电池中,则通过微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到太阳能电池上,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为进一步减小光学系统尺寸和功耗,系统微型化、集成化已成为目前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然而,尽管微透镜的成功制作能大大减小透镜的尺寸,但由于受系统组装工艺等因素限制,微透镜和其他光学器件组装后的光学系统尺寸并没有得到大大减小,光学系统的微型化和集成化还受到很大的限制。
现有透镜和光学器件的系统组装一般都是采用器件级工艺制作,即先分别获得单个的透镜和光学器件,然后通过倒装焊等方法将单个透镜和单个光学器件进行组装。由于透镜和其他光学器件的组装是器件级工艺,其系统组装成本较高,因此光学系统的成本也一直难以降低。并且由于光学系统是通过单个透镜和单个光学器件进行组装,组装获得的光学系统的体积一般都偏大,不利于光学系统的微型化和集成化。此外,对于大部分光学探测器等器件,封装环境的气氛对其性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然而,由于在器件级组装工艺中较难实现对最终光学系统的环境气氛的精确控制,采用器件级组装工艺制作的光学系统性能也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高,这也限制了光学系统的发展。
虽然微透镜和光学器件的组装可以通过圆片级键合工艺提高组装效率,并同时减小系统尺寸,提高系统性能。然而,圆片级键合一般都需要对键合衬底片进行加压以增加键合强度,而透镜微结构一般为凸起结构,在凸起结构上进行加压很容易在凸起部分上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微透镜凸起结构的破裂。因此,现有微透镜和光学器件的组装并不适合采用圆片级键合工艺进行。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片集成微透镜光学系统制作方法及该器件结构,用于解决目前光学系统中微透镜和其它光学器件集成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圆片集成微透镜光学系统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一硅衬底,在其上下表面沉积腐蚀掩膜层;通过光刻、刻蚀制作出腐蚀窗口图形;
2)自所述腐蚀窗口腐蚀硅衬底;形成腐蚀腔体,同时形成悬浮薄膜;
3)利用悬浮薄膜的塑性形变形成悬浮薄膜微结构;从而形成微透镜结构;
4)将所述微透镜结构与光学系统进行圆片级键合组装,形成密封腔体。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利用悬浮薄膜的塑性形变形成悬浮薄膜微结构是指采用力载荷或温度使悬浮薄膜发生塑性形变。
优选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5),去除所述悬浮薄膜微结构两侧的硅衬底。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制作出腐蚀窗口图形是指在硅衬底的下表面制作腐蚀窗口图形。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中形成悬浮薄膜后;与一支撑衬底键合,将腐蚀腔体密封;利用悬浮薄膜的塑性形变形成下凹的悬浮薄膜微结构,从而形成微透镜结构;然后去除所述支撑衬底;最后,将所述微透镜结构反过来与与光学系统进行圆片级键合组装,形成密封腔体。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制作出腐蚀窗口图形是指在硅衬底的上下两个表面制作腐蚀窗口图形。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中自所述上下两个表面分别制作的腐蚀窗口腐蚀硅衬底;形成上下两个腐蚀腔体,同时形成悬浮薄膜;形成悬浮薄膜后;利用圆片级键合将悬浮薄膜和光学系统组装,并在圆片级键合过程中同时实现悬浮薄膜的塑性形变形成上凸的悬浮薄膜微结构,从而形成微透镜结构;,形成密封腔体。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硅衬底在沉积腐蚀掩膜层之前还包括抛光的步骤。优选地,所述光学系统包括器件衬底以及形成于该器件衬底上的光学器件;所述微透镜结构和光学器件的间距通过控制悬浮薄膜在硅衬底上的位置进行控制。
本发明制作方法是利用高温环境下的悬浮薄膜的塑性形变制作出微透镜,并且微透镜凹陷在微透镜衬底内部,然后再通过圆片键合工艺将光学器件和微透镜进行组装。由于微透镜是凹陷在微透镜内部,微透镜和光学器件圆片键合时施加压力并不会在透镜凸起部分产生应力集中,从而避免了微透镜结构被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0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2-溴七氟丙烷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气控液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