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式火灾烟气探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0769.9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2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伟;方戍;徐琰;刘盛鹏;杨昀;杨君涛;陈也;于彦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G08B17/06;G08B17/107;G08B17/117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03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火灾 烟气 探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火灾监控的在线式烟气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火灾烟气探测装置主要应用在建筑物的一些关键部位,如电梯前室、楼梯、走道、进出口通道等疏散逃生区域。因为火灾中的被困人员容易在此聚集,或等候救援,或寻找逃生机会。
目前,人们通过大量火灾案例了解到烟气是火场的第一杀手,火灾中多数伤亡者并非直接烧死,而是受火灾烟气致死。火灾烟气极大地妨碍了人们在火灾中的逃生和疏散,已经成为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人们在与火灾的长期斗争中,总结出火灾烟气具有三大特性:毒害性、减光性和恐怖性。其中毒害性主要表现为:缺氧、有毒气体、高温及尘埃四个方面。火场上大多数可燃物质含有碳,当供给的空气充足时,碳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但当空气不足时,便形成危险的一氧化碳。近年来,随着高分子合成材料在建筑、装修及家具等行业中的广泛应用,火灾中烟雾的毒性日趋严重,所形成的主要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氰化氢、硫化氢、氯化氢等。一旦毒气浓度含量超过了人们生理正常所允许的最低浓度,就会引起中毒死亡。在烟气扩散中,一些毒性气体往往比烟雾和温度更快地蔓延。例如,烟气中高浓度的CO和C02能够在建筑物中狭长通道内沿着水平方向快速传播,反而在较远处,CO和C02浓度值高出火源处一倍多,这是火灾中很多遇难者死于远离火源位置的原因。研究表明,CO和HCN是中毒最快、毒性最强的气体,在大量的火灾死难者血液中,发现了CO和HCN。下表列出火灾烟气主要有害成分及疏散条件许可浓度。
火灾烟气主要有害成分及疏散条件许可浓度
实时采集火灾现场中热、烟、毒方面的信息,对于掌握火灾蔓延趋势、正确指挥疏散逃生、有的放矢地开展抢险救援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研究火灾烟气信息的实时监测技术成为一大热点。
在现有技术中,烟雾探测器是最为常见的火灾探测器。但其信号单一,仅能反映烟雾浓度大小,缺乏烟气中的其它重要成分,信号量程设置以早期报警为目的,不能满足持续监测所需宽泛量程的要求。因此,单靠烟雾探测器不能全面掌握烟气的危害程度。同时火灾蔓延后,与其相连的分布式火灾报警通讯管线易被烧毁,引起系统瘫痪,如果在疏散救援阶段继续依赖火灾报警系统的信息,其可靠性难以保证。
在现有技术中,烟气分析仪器,包括烟气参数测试仪、烟气组份分析仪、便携式烟气分析仪等在燃烧系统分析、大气环保监测等工业、民用及科学研究领域被广泛使用。这类仪器以专业仪器为主,测试参数齐全、精度高、普遍采用红外线式、光谱光学式等先进分析手段,价格普遍较高,一台仪器售价在几万至几十万之间。另一类便携式分析仪器虽然价格有所下降,但大多采用电化学型、催化燃烧型传感器,这类传感器容易老化、寿命较短、需要定期标定和维护保养。此外,在公共安全领域应用的一些气体报警设备,多以半导体器件和低浓度报警为主,量程窄,线性度差。如普通的一氧化碳探测器、报警值仅为150ppm,无法满足火灾烟气探测的要求。
研制火灾烟气探测装置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烟气成分问题,所采集的烟气成分应能较准确反映烟气的危害程度;二是探测量程问题,所选定的传感器量程应能覆盖火灾条件下的危险浓度值的范围;三是产品寿命问题,必须克服一些气体传感器性能优良但寿命较短的问题;四是可靠性问题,面对火灾引起的坍塌要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五是外观结构问题,应能方便现场安装,同时与公共建筑的装饰保持协调。六是价格问题,只有达到民用领域能够接受的程度,才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到目前为止,市场上还未见到满足上述要求的产品,研究开发一种实用、新型的火灾烟气探测装置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采集参数多、探测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价格经济合理的在线式火灾烟气探测装置。主要用于建筑物发生火灾情况下烟气浓度监测、蔓延趋势监测,为疏散和抢险救援活动提供持续有效的火场信息。
本发明所提供的在线式火灾烟气探测装置,主要由烟温复合探测器1、CO探测器2、第一气体探测器3、第二气体探测器4、微机单元5、第一有线通讯模块6、第二有线通讯模块7、无线通讯模块8、电源管理单元9、信号处理盒10、备用电池组11和安装底座12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未经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07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波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消防监控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