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砌砖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1195.7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4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马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宗华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C04B28/10;C04B18/3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周兆阳 |
地址: | 541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砌砖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混凝土砌砖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镁碳砖是当今炼钢设备使用量最大的耐火材料,由于炼钢环境的高温性质,常有大量的镁碳砖废料产生,如何充分利用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废弃镁碳砖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在工业生产中,特别是炼钢工业中,又经常产生另一种工业废料——煤渣。废弃镁碳砖和煤渣多呈粉末状,堆放时废渣遇风时很容易产生扬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如果采用填埋方式进行处理,又会增加大量的废渣运输费和填埋费,特别是会侵占大量的土地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砌砖及其制作方法,该混凝土砌砖以废弃镁碳砖和煤渣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建筑用混凝土砌砖,有利于废料的再利用,为企业创造了新的经济效益,也避免了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砌砖,其原料的重量份如下:
废弃镁碳砖30~60份;
煤渣10~25份;
碎石10~15份;
石膏和/或石灰1~10份。
所述的废弃镁碳砖的粒径为1~10mm。
所述的煤渣是粒径为1~40mm的煤气炉炉渣和/或燃煤锅炉煤渣。
所述的碎石是粒径为1~10mm的石灰石和/或高炉矿渣和/或磷渣。
所述的石膏是天然石膏、磷石膏或工业副产品脱硫石膏。
所述的石灰是生石灰或电石渣。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砌砖的原料重量份为:
废弃镁碳砖40~50份;
煤渣15~20份;
碎石12~14份;
石膏和/或石灰5~8份。
按所述混凝土砌砖的原料重量份,混凝土砌砖的制作方法如下:
1)水化:往废弃镁碳砖上直接喷洒水,保证砖全部淋湿,10~20小时后再喷水一次,然后放置10~20小时;
2)混合:将水化后的镁碳砖与其它原料混合,混合过程中加入原料重量20%~60%的水,然后压制成砖坯;
3)烘干:将砖坯的含水量烘干至含水量15%以下,即得混凝土砌砖。
上述制作方法中,
混合时宜加入原料重量50%的水。
烘干时宜在150~200℃的条件下进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混凝土砌砖及其制作方法,以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废弃镁碳砖和煤渣为主要原料,经合理配料和采用适宜的方法制得强度很高的建筑用砌砖(可达到20MPa以上),既减轻了工业废渣对环境的污染,又为建筑工程添加了新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一、混凝土砌砖的原料重量份如下:
废弃镁碳砖(粒径为1~10mm)45份;
煤渣(粒径为1~40mm的燃煤锅炉煤渣)18份;
碎石(粒径为1~10mm的石灰石)13份;
生石灰6份。
二、混凝土砌砖的制作过程:
1)水化:往废弃镁碳砖上直接喷洒水,保证砖全部淋湿,15小时后再喷水一次,然后放置15小时;
2)混合:将水化后的镁碳砖与其它原料混合,混合过程中加入原料重量50%的水,然后压制成砖坯;
3)烘干:于180℃条件下,将砖坯的含水量烘干至含水量10%,即得混凝土砌砖。
实施例2
一、混凝土砌砖的原料重量份如下:
废弃镁碳砖(粒径为1~10mm)30份;
煤渣(粒径为1~40mm燃煤锅炉煤渣)10份;
碎石(粒径为1~10mm的石灰石)15份;
生石灰10份。
二、混凝土砌砖的制作过程:
1)水化:往废弃镁碳砖上直接喷洒水,保证砖全部淋湿,20小时后再喷水一次,然后放置20小时;
2)混合:将水化后的镁碳砖与其它原料混合,混合过程中加入原料重量20%的水,然后压制成砖坯;
3)烘干:于150℃条件下,将砖坯的含水量烘干至含水量5%,即得混凝土砌砖。
实施例3
一、混凝土砌砖的原料重量份如下:
废弃镁碳砖(粒径为1~10mm)30份;
煤气炉炉渣(粒径为1~40mm)5份;
燃煤锅炉煤渣(粒径为1~40mm)5份;
高炉矿渣(粒径为1~10mm)12份;
天然石膏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宗华,未经马宗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11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车式热处理炉的主动链轮机构
- 下一篇:炼油废水循环利用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