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品非加氢脱硫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1353.9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0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林;曲良龙;田任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耐吉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27/10 | 分类号: | C10G2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凤桐;周建秋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品 加氢 脱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品非加氢脱硫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原油中含有不同形态的硫化物,在石油炼制过程中,这些含硫化合物基本会以原态进入石油产品中,而在二次加工中,硫化物转型进入石油产品中。但无论哪种方式,都造成了石油产品中含有有机硫化物。如果不将这些硫化物脱除,那么人们在使用石油产品时,就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世界范围内,随着油田开采深度的增加,原油劣质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伴随质量变差的主要特征是硫含量上升,密度、粘度加大,酸值提高,其中对于产品质量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硫含量。
各国石油产品标准中对汽油、煤油、柴油的标准对硫含量及硫醇性硫含量都有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汽油和柴油中硫含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提出了清洁燃料的概念,例如,欧洲Ⅳ类规定2005年后汽油的硫含量不大于50ug/g,烯烃含量不大于18v%;美国U.S.EPA Tier 2标准规定2006年后美国清洁汽油的硫含量不大于80ug/g;欧盟已经实施硫含量小于10ug/g的“无硫汽油(ULSG)”标准。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规定:2005年7月1日全国汽油执行欧洲II排放标准,汽油硫含量小于500ug/g,北京执行欧洲Ⅲ(国Ⅲ)排放标准(硫含量)不大于150ug/g;北京2008年开始执行国Ⅳ(硫含量)不大于50ug/g,2014年全国将执行国Ⅳ排放标准(硫含量不大于50ug/g);在不久的未来还会进一步降至不大于10ug/g。我国炼油厂成品汽油中催化裂化(FCC)及焦化汽油等裂解产品所占的比例达到80%以上,而裂解馏分油中硫和硫醇性硫的含量都比较高。因此,降低裂解汽油的硫含量是满足清洁汽油新规格的关键。
对于油品,降硫的方法很多,如吸附脱硫(S-Zorb),溶剂抽提脱硫,氧化-抽提脱硫,但最环保、总体操作最方便、经济性最好的方法无疑是加氢脱硫,该方法可以有效将有机硫最终硫转化为硫的最简化状态—硫磺。
但是,采用传统的催化剂及工艺,在汽油加氢脱硫的同时,部分烯烃也会被大幅度地加氢饱和,从而造成辛烷值损失。为了减少脱硫过程中汽油辛烷值的损失,国内外开发出许多选择性加氢脱硫(HDS)的新催化剂及工艺。
CN1252222C介绍了一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的催化剂及工艺,其特点是先将FCC汽油预分馏为轻馏分和重馏分,重馏分经过选择性催化剂加氢脱硫后,再与轻馏分混合。该技术采用分馏的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烯烃的加氢饱和,减少辛烷值损失。但是,由于在加氢脱硫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烯烃的加氢饱和反应,而加氢脱硫和烯烃加氢反应为放热反应,产生的反应热会带到下游,因此,使下游催化剂床层的温度过高,在高温下活性更高的加氢脱硫催化剂更易使烯烃加氢饱和,造成烯烃加氢饱和过度,辛烷值损失较大。实际上,轻馏分中也有相当高的硫含量,但该专利没有提轻汽油的处理问题。
US6692635介绍了一种生产低硫汽油的工艺。其特点是首先将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除二烯烃,其次,在MoO3-CoO/Al2O3催化剂上将不饱和硫化物(如噻吩类硫化物)加氢转化为硫醇,然后,在NiO/Al2O3催化剂(载体Al2O3的表面积为140m2/g,NiO含量为20wt%)上分解硫醇等饱和硫化物。采用该方法得到的脱硫率通常为80.0-92.0%,研究法辛烷值(RON)损失1.4-3.0个单位。但其产品硫含量一般为96-240ug/g,无法满足炼油企业生产符合欧洲IV尾气排放标准的汽油。
CN1224675C介绍了一种生产低硫汽油的方法。该方法是将汽油原料切割为轻馏分和重馏分,重馏分和氢气一起与加氢脱硫催化剂接触,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反应,加氢生成油经高压分离器分离得到的流出物与轻馏分混合。该方法能生产硫含量低于200mg/kg、硫醇硫低于10mg/kg的汽油,满足《世界燃油规范》中II类汽油硫含量标准(硫含量不大于200mg/kg),但研究法辛烷值(RON)损失了1.5-3.0个单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耐吉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耐吉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13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及显示设备
- 下一篇:半导体封装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