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虚拟机系统和远程显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1505.5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7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景;罗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9/4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郭定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机 系统 远程 显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机系统和远程显示方法。所述虚拟机系统包括物理硬件、虚拟机监视器和第一客户操作系统,所述虚拟机监视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客户操作系统的第一图像显示在所述远程显示设备上,并且包括:显示设备选择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远程显示设备的网络连接信息;图像捕捉模块,用于实时地捕捉所述第一客户操作系统的第一图像;图像转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连接信息、通过所述物理网络适配装置来将所述第一图像传送到所述远程显示设备,使得所述远程显示设备在其显示器上显示所述第一客户操作系统的第一图像。因此,本发明可以将该虚拟机系统中的客户操作系统的界面图像投射到远程显示设备上,提升了用户操作电子设备的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虚拟机系统和远程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诸如笔记本计算机、平板电脑(PAD)、移动电话、多媒体播放器、个人数字助理(PDA)之类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越发普及。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可移动性和便携性的追求,这些电子设备往往具有相对小的显示屏幕。然而,这在另一方面却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从而限制了这些电子设备的应用范围。
为了向便携式电子设备提供较大的显示界面,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应用层面的远程显示技术。该远程显示技术需要在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中安装一个客户端(client)程序并且在具有较大显示器的远程显示设备的操作系统中安装一个服务器(server)程序,该客户端程序通过物理显示适配装置(例如,显卡)来捕捉该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的显示界面,并且将该显示界面通过网络传送到远程显示设备,使得该服务器程序将该显示界面显示在远程显示设备的显示器上。
显然,由于这种远程显示技术要求必须事先在该电子设备和特定的远程显示设备上安装用于远程显示的应用程序,因而使用起来不够方便。此外,由于这种远程显示技术是基于应用层面来运行的,所以它的稳定性也不高。
对此,发明人注意到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场合(诸如,机场、火车站、商场、以及家庭内部)都存在着大量可用的显示设备,例如,台式计算机(PC)、因特网电视(IPTV)、投影仪等。因此,如何让电子设备可以方便地利用周围的各种显示设备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机系统,所述虚拟机系统包括物理硬件、虚拟机监视器和第一客户操作系统,所述物理硬件包括:物理网络适配装置,用于向所述虚拟机系统提供网络适配处理,并且通过网络来将所述虚拟机系统连接到远程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机监视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客户操作系统的第一图像显示在所述远程显示设备上,并且包括:显示设备选择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远程显示设备的网络连接信息;图像捕捉模块,用于实时地捕捉所述第一客户操作系统的第一图像;图像转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连接信息、通过所述物理网络适配装置来将所述第一图像传送到所述远程显示设备,使得所述远程显示设备在其显示器上显示所述第一客户操作系统的第一图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远程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虚拟机系统,所述虚拟机系统包括物理硬件、虚拟机监视器和第一客户操作系统,所述物理硬件包括:物理网络适配装置,用于向所述虚拟机系统提供网络适配处理,并且通过网络来将所述虚拟机系统连接到远程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将所述第一客户操作系统的第一图像显示在所述远程显示设备上,并且包括:获取所述远程显示设备的网络连接信息;实时地捕捉所述第一客户操作系统的第一图像;根据所述网络连接信息、通过所述物理网络适配装置来将所述第一图像传送到所述远程显示设备,使得所述远程显示设备在其显示器上显示所述第一客户操作系统的第一图像。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根据本发明的虚拟机系统和远程显示方法,可以实时地捕捉虚拟机系统中客户操作系统的图像,将所述图像传送到远程显示设备进行显示。因此,本发明通过采用虚拟化技术,来使得电子设备成为虚拟机系统,将该虚拟机系统中的客户操作系统的界面图像投射到远程显示设备的较大显示器上,因而增大了客户操作系统的显示面积,并且提升了用户操作电子设备的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15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