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梅山猪FUT1基因及其克隆和原核表达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1604.3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1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军;张海运;陈建文;朱英奇;孙裴;徐前明;王蓓;包文斌;叶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10 | 分类号: | C12N9/10;C12N15/54;C12N15/70;C12N15/66;C12N1/21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王伟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猪 fut1 基因 及其 克隆 表达 | ||
1.一种梅山猪FUT1蛋白,其特征在于,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
2.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的梅山猪FUT1蛋白的基因,其特征在于,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2所示。
3.含有权利要2所述梅山猪FUT1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4.权利要求3所述的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FUT1基因的克隆
取猪的新鲜肺脏组织,提取总RNA,用反转录试剂盒反转录获得总cDNA;以cDNA为模板,以FUT1-EcoRI-F1和FUT1-SalI-R1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得扩增产物,
所述FUT1-EcoRI-F1和FUT1-SalI-R1引物如下:
FUT1-EcoRI-F1:5′-ggagaattcatgtgggtccccagcc-3′
FUT1-SalI-R1:5′-ccgtcgactcaaggcccagccaacatc-3′;
(2)FUT1基因克隆载体的构建
将步骤(1)所获得回收扩增产物和克隆载体pMD-18-T在T4连接酶的作用下,与16℃连接过夜,构建重组质粒pMD-18-T-FUT1,将重组质粒转化至感受态E.coli DH5a菌中,筛选阳性克隆,进行序列分析,筛选出序列定正确的阳性质粒,获得含有FUT1基因的pMD-18-T-FUT1重组质粒;
(3)FUT1蛋白信号肽分析及去信号肽引物设计
通过信号肽预测工具预测FUT1蛋白在1-11氨基酸存在信号肽;设计一对引物去除信号肽;上游引物FUT1-EcoRI-F2引入EcoRI酶切位点,下游引物FUT1-SalI-R2引入SalI酶切位点;上游引物FUT1-EcoRI-F2:5′gcacggaattcatgctagtctgtgtt 3′;下游引物FUT1-SalI-R25′caatgtcgactcaaggcccagccaacat 3′;目的片段大小1059b;
(4)FUT1去信号肽基因的扩增
以步骤(2)中所得的重组质粒pMD-18-T-FUT1为模板,以步骤(3)所述FUT1-EcoRI-F2和FUT1-SalI-R2为引物体外扩增出FUT1基因;25μl反应体系包括:模板1μl,2×Tag PCRmaster mix 12.5μl,FUT1-EcoRI-F2 1.5μl,FUT1-SalI-R2 1.5μl,dd H2O 8.5μl.PCR参数为94℃5min,然后94℃30s,60℃30s,72℃1min,共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min。扩增出目的序列,胶回收目的序列;
(5)FUT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及SalI双酶切回收的目的片段,同时将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进行双酶切,再将酶切过的目的片段和载体用T4DNA连接酶16℃连接过夜构建重组质粒PGEX-6P1-FUT1;将重组质粒转化至BL21菌株,培养后筛选阳性克隆,提取重组质粒进行PCR和双酶切酶切鉴定,筛选出序列定正确的阳性质粒,获得含有FUT1基因的PGEX-6P-1-FUT1的BL21菌株。
5.一种FUT1基因的表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转化有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FUT1的BL21菌接种到含100mg/L氨苄青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37℃培养过夜;次日以1%的接种量接种到5mL含100mg/L氨苄青霉素的L B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3h后,用终浓度为1mmol/L的IPTG进行诱导,于37℃在180r/min摇转培养4h;取菌液离心后用PBS重悬,加入2×SDS上样缓冲溶液,煮沸5min,冰浴5min后离心取上清进行SDS-PAGE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16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