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AN服务端闪存混合加速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2128.7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0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an 服务端 闪存 混合 加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闪存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SAN服务端闪存混合加速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的发展,各种大规模应用对于网络存储系统(SAN)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磁盘在容量得到增长的同时,IOPS处理能力却在下降,存储领域针对传统磁盘阵列的加速也有一系列的措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磁盘存储系统由于磁盘机械原理,随机性能始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闪存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今年基于eMLC的企业级闪存技术的到高速发展,闪存在存储系统中的应用也得到发展。
国外厂商,例如Violin Memory、Nimbus、TMS等厂商,推出了All-Flash以及All-SSD,基于全闪存技术的存储系统。虽然这种解决方案快速的解决了传统磁盘带来的性能问题,但是这种存储系统的造价,暂时让用户只能是在感兴趣层面。
EMC、HDS、IBM等厂商,在存储阵列中加入SSD闪存,作为分级存储,以提高性能。国内厂商,目前在这方面还是没有相关进展,高端磁盘阵列的SSD支持上,稍显落后。由于SSD存在擦写问题,如何在性能与使用上寻找平衡,软件实现上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提供让SSD和传统磁盘,呈现虚拟的单一设备,软件实现相对简单,对用户透明,获取高性能的一种SAN服务端闪存混合加速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包括SAN服务端,在SAN服务端提供混合存储服务,在存储系统中采用SSD, SSD不是单独作为存储设备使用,包括物理介质初始化模块和闪存混合存储设备构建模块;物理介质初始化模块将SSD或者磁盘设备,进行初始化,写入元数据信息,标识物理介质为混合存储物理介质;闪存混合存储设备构建模块构建混合设备,选用物理介质初始化模块中初始化的物理介质,必须选用一个SSD设备,一块磁盘,呈现单一混合,该混合设备将对选择的物理介质进行数据存储优先级设置,让读写合理分散到物理设备中。
在物理介质初始化模块中,将SSD或者磁盘设备,进行初始化,写入元数据信息,标识物理介质为混合存储物理介质;获取物理介质的容量大小,uuid,并在磁盘第1个block(用户设定block大小,通常为4k的倍数)写入这些初始化信息。
在闪存混合存储设备构建模块中,构建混合设备,选用物理介质初始化模块中初始化的物理介质,选用一个SSD设备,一块磁盘,呈现单一混合;该混合设备将对选择的物理介质进行数据存储优先级设置,让读写合理分散到物理设备中。
闪存混合存储设备构建模块将对每个数据块进行索引次数计数,并设置flush时间,一般在低负载时,根据每个数据块的索引次数,进行排序,索引次数较多的数据块,优先与SSD的块进行置换,采用冒泡算法,保证使用频度比较高的数据,在性能最好的SSD中。
在Linux系统平台下使用SAN服务端闪存混合加速方法的流程为:
(1)、安装SAN服务端闪存混合加速方法的程序软件包;
(2)、混合存储设备为examdev,SSD设备为/dev/ssd,硬盘为/dev/sdb,则:D_create examdev /dev/vgca0 /dev/sdb;
(3)、设置examdev的刷新时间,可以设置成12小时一次;
(4)、将examdev当成普通设备使用,该设备就是具有混合性能。
本发明的一种SAN服务端闪存混合加速方法具有以下优点:让SSD和传统磁盘,呈现虚拟的单一设备,软件实现相对简单,对用户透明,获取高性能;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一种SAN服务端闪存混合加速方法的结构示意框图;
附图2为一种SAN服务端闪存混合加速方法的在Linux系统平台下的实施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SAN服务端闪存混合加速方法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21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