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屏蔽增强型PCB板在审
申请号: | 201210172414.3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8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俞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伟信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蔽 增强 pcb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特别是一种屏蔽增强型PCB板。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制造技术的提高,高速信息处理与高速高密度信息通信是现阶段电子信息领域所孜孜追求的目标和不断前进发展的方向,电子元件的运行频率和电子元件的尺寸大小同样也不断减小。例如,计算机主频达到了几个GHz。
在高频电路上,损耗主要产生在导体和PCB中,其中以PCB中的损耗尤为严重。当传输信号时,这些损耗主要表现为发热、噪声和电功率的高消耗等问题。随着电子元件的运算频率以及信息密度的提高,电子元件以及各线路之间的物理距离减小到了电子元器件中的微弱电流便会发生相互干扰和影响,从而影响了电子元器件的正常工作。尤其在电子元器件的高度集成的多层PCB电路板中,这一点体现的尤为明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屏蔽增强型PCB板,采用在本体中填充的电磁屏蔽线材,提高了PCB板本体本身的抗干扰能力,从而能够在保证PCB板强度的情况下,降低板厚,缩短相邻两层元器件之间的距离,而不影响元器件的性能。
本发明公开的屏蔽增强型PCB板,包括本体以及填充在本体内的强度补强线材,本体还填充有电磁屏蔽线材。本发明公开的屏蔽增强型PCB板,通过在本体中填充电磁屏蔽线材,在提高本体拉伸强度的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PCB板本体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提高了PCB板上相邻两层元器件之间抗干扰性能,降低了相邻两层元器件之间的干扰,提高了元器件运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电路的整体运行效率。
本发明公开的屏蔽增强型PCB板的一种改进,电磁屏蔽线材在本体中成层状分布。本改进通过在本体中设置层状分布的线材,有利于实现对生产材料使用成本的控制,降低屏蔽材料在PCB板中的使用量,从而在控制生产成本,保证屏蔽效果的同时,还实现了本体中屏蔽结构的多层设置和防护,有效提高了PCB板的抗干扰性能。
本发明公开的屏蔽增强型PCB板的又一种改进,本体中电磁屏蔽线材层中线材的散布密度相同。本改进通过将本体中电磁屏蔽线材在散布面上均匀设置,有效地提高了PCB板屏蔽性能的稳定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PCB板的整体质量,避免了分布不均而导致的PCB板上各处屏蔽能力不一致缺陷的出现。
本发明公开的屏蔽增强型PCB板的又一种改进,电磁屏蔽线材为金属晶须或者导电高分子纳米线。本改进通过采用金属晶须或者导电高分子纳米线为电磁屏蔽线材,能有效地提高本体与线材的相容性,同时还能增强本体的强度,而不需要其它的额外填充增强材料,还保证了PCB板的屏蔽性能。
本发明公开的屏蔽增强型PCB板的又一种改进,金属晶须为铁晶须或者铝晶须或者银晶须。
本发明公开的屏蔽增强型PCB板的又一种改进,导电高分子纳米线为聚乙炔纳米线或者聚苯胺纳米线或者聚噻吩纳米线或者聚吡咯纳米线。
本发明公开的屏蔽增强型PCB板通过在本体中填充层状均匀分布的电磁屏蔽线材,同时实现了增强本体拉伸强度和抗电磁干扰性能,有效提高了PCB板上相邻两层元器件之间抗干扰性能,降低了相邻两层元器件之间的干扰,提高了元器件运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电路的整体运行效率,进而有效地缩短了电路中PCB板的间距,减小了多层板的体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公开的屏蔽增强型PCB板,包括本体以及填充在本体内的强度补强线材,本体还填充有电磁屏蔽线材。本发明公开的屏蔽增强型PCB板,通过在本体中填充电磁屏蔽线材,在提高本体拉伸强度的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PCB板本体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提高了PCB板上相邻两层元器件之间抗干扰性能,降低了相邻两层元器件之间的干扰,提高了元器件运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电路的整体运行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电磁屏蔽线材在本体中成层状分布。通过在本体中设置层状分布的线材,有利于实现对生产材料使用成本的控制,降低屏蔽材料在PCB板中的使用量,从而在控制生产成本,保证屏蔽效果的同时,还实现了本体中屏蔽结构的多层设置和防护,有效提高了PCB板的抗干扰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伟信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伟信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24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