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防灾地震监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2756.5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3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唐才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B61L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1 | 代理人: | 陈曦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防灾 地震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防灾地震监控系统,属于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是由风监测子系统、雨量监测子系统、雪深监测子系统、地震监控子系统以及异物侵限监控子系统等组成的防护灾害并报告灾情的集成系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是高速铁路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速铁路的行车保障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际应用中,行车调度员根据风雨雪天气、地震灾害、异物侵限等安全环境的实时监测预警、报警信息,指挥列车安全运行;工务维护部门按照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提供的相关灾害信息,开展基础设施的巡检、抢险及维修养护工作。
因为地震是一种发生概率极小,但危害性极大且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所以,铁路防灾地震监控系统是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地震对铁路运行安全的影响大大增加,因此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中对地震灾害的监控也显得越发重要。
如公开号为CN201732170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铁路地震监测及紧急处置系统,包括强震动传感器、感震柜、监控数据处理设备、监控终端四层结构。强震动传感器,对地震波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并将采集的地震波数据传至感震柜;感震柜,接收所述的强震动传感器发送的地震波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暂存及实时上传给监控数据处理设备;监控数据处理设备,实时接收管辖范围内所述感震柜传来的地震波监测数据对其处理和存储,向所述的感震柜发送远程控制信息,向监控终端发送地震波监测报警信息;监控终端,接收所述监控数据处理设备的信息并显示。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部署该铁路地震监测及紧急处置系统,对于防止或减轻地震灾害对铁路行车安全的危害具有明显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安全驱动方式的铁路防灾地震监控系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铁路防灾地震监控系统,包括地震信息采集设备,地震信息处理单元,主控模块、采集驱动单元和地震继电器组合;所述地震信息采集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地震信息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地震信息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采集驱动单元通过数据传输线路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集驱动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用于生成停车信息的驱动模块和用于判断停车信息生成是否正常的采集模块;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地震继电器组合。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到所述地震继电器组合处于失电断路状态,则判定停车信息生成正常。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块采用动态输出驱动方式驱动所述地震继电器组合。
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两个CPU,两个所述CPU同时发出驱动信号,输出高电平实现对所述地震继电器组合的驱动。
多个所述驱动模块全部失电时,生成停车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模块通过采集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通道中的方波信号实现对所述驱动模块的故障检测。
如果所述采集模块未接收到驱动信号,同时采集到所述驱动模块输出方波信号为低电平,则判定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通道故障。
较优地,所述采集模块以双机热备的方式冗余配置。
较优地,所述主控模块以双机热备的方式冗余配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安全驱动方式的铁路防灾地震监控系统,包括地震信息采集设备,地震信息处理单元,主控模块,采集驱动单元和地震继电器组合。其中,采集驱动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用于生成停车信息的驱动模块和用于采集停车信息生成是否正常的采集模块,采集驱动单元采用多驱动模块的驱动方式,实现驱动信号的安全输出;采集模块通过采集地震继电器组合是否处于失电断路的状态,实现对停车信息的回采,保证实现安全停车。进一步地,该驱动模块采用动态输出驱动方式,实现地震继电器组合故障导向安全。同时,该系统结合采集模块的通道检测功能,可以实现驱动模块的故障检测,保障了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铁路防灾地震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采集驱动单元的信号传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发明内容予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27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滑块机构
- 下一篇:锂电池电极片的毛边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