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2861.9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4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单水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水甫 |
主分类号: | D01H13/04 | 分类号: | D01H1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黄娟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纱线和热熔丝合捻成股线时所采用的导纱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缝纫和织造呈高速化发展,对纱线的多样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导纱装置作为纺织机械中的重要构件,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和研究,纱线的品质很大程度上跟导纱装置的结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现有的专利文件中,有很多关于导纱装置的专利文件,如中国专利:“导纱装置(CN2481730Y)”,其应用于一纤维片的被揉成一丝线,并利用一锭子以供丝线作一缠绕动作,纤维片与丝线之间形成有一抱合区域,其包含一输送机构,是用以输送纤维片至抱合区域,一系圈环,位于输送机构下方,是用以维系丝线于系圈环内移动,一钢领位于锭子外侧,用以牵制丝线进行缠绕动作以及一定线装置,装没于输送机构及钢领之间,是用以固定丝线的一行进位置,以缩小纤维片与丝线问的抱合区域。但是该装置对于多种线的复合合捻成股线却不合适。现在的纱线发展中,一种高速缝纫线“热粘合缝纫线”正在取代普通缝纫线,“热粘合缝纫线”是将多股缝纫线中间加入热熔丝一起合捻成股线,并经高温处理使热熔丝熔解而与多股缝纫线粘牢不会分开。在现有的专利文件中有提到:“邦迪线加捻成线装置(20062002923.1)”,导纱组件包括一具有两端的固定座、以及一锥形的导纱嘴,该固定座的其中一端固定于支撑杆上,另一端设有一上宽下窄的漏斗部,所述的锥形导纱嘴即穿置该漏斗部当中,导纱嘴为朝下渐缩的圆锥形,其锥形周缘等分设有三个延伸于顶底部之间的穿线槽,各穿线槽与锥形外周缘连通,该装置虽然是将多股纱线中间加入低熔丝一起合捻,但其无法精准的将热熔丝被包覆于多股缝纫线中间,该装置具有如下缺点:
一、锥形导纱嘴的底端因无法形成气圈第一止捻点,而只能作为出丝口作用,导致无法精准的将热熔丝被包覆于多股缝纫线中间,并且会产生股线捻度不均匀的纱线质量问题。
二、锥形导丝器的周缘与各线槽为连通,穿线槽里的多股缝纫线较容易从槽里掉出来而无法将中间的热熔丝包住。
三、该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形成止捻点要靠下方一穿孔完成,操作工在穿线过程中非常难操作,较引起股线断头现象,造成原料浪费人工成本增加和成品纱线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穿接丝线,在热熔丝和多股缝纫线的出丝口能直接形成股线气圈止捻点,能精准的将热熔丝被包覆于多股缝纫线中间的一种导纱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精准的将热熔丝被包覆于多股缝纫线中间,出丝口不能直接形成股线气圈止捻点,集成的结构复杂,操作困难,原料和人工浪费,最终纱线成品质量差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导纱装置,包括相互平行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通过支架相连,所述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中心均开设有一中心孔,上固定板上的上中心孔与下固定板上的下中心孔的中心线重合;在上固定板上开设有三个以上的上边孔,所述的各个上边孔以上中心孔为中心均布在上固定板上,在下固定板上开设有与上边孔数量相同的下边孔,所述的下边孔以下中心孔为中心均布在下固定板上;上固定板上的上中心孔与上边孔之间的距离大于下固定板上的下中心孔与下边孔之间的距离;在上、下中心孔和上、下边孔内设有导纱器。上下固定板中心的上下中心孔是对齐的,在上下中心孔内走的是热熔丝,而在上下中心孔外围的上下边孔内走的是缝纫线,经过上下固定板后的丝线由位于下固定板下方的复捻装置进行加捻,形成气圈,止捻点位于下固定板中心孔的下方。所谓的止捻点就是由边孔和中心孔出来的丝线经过复捻集合在气圈上方的一点处,止捻点处形成复合股线,热熔丝位于当中,而三根以上的缝纫线将热熔丝包裹,形成热粘合缝纫线。本发明的导纱装置,在上下固定板上直接设置导纱孔,并且在导纱孔内设置让纱线更容易通过的导纱器,降低断线率,上下边孔与中心孔之间的距离不等,可以让缝纫线更好的包裹热熔丝。上下固定板之间没有留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让操作人员方便的在上下固定板之间的中心孔和边孔内进行导纱,同时纱线是从上中心孔直接穿接到下中心孔,由上边孔直接穿接到下边孔,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为在固定板下方的复捻装置的运转而使得边侧的缝纫线由穿接槽脱出的问题,使得热熔丝被很好的包裹在多股缝纫线中间,提高纱线质量。而且本发明的各股纱线都是直接有上下固定板上的各孔直接导入,不需要外加的各种导纱装置,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外加导纱装置中可能产生的纱线混合易乱,分线不方便,而且在分线后纱线容易断的问题。本发明可以在下固定板的下方直接形成气圈和止捻点,提高了纱线的捻线均匀度和热熔丝包裹的紧实度,使得纱线质量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水甫,未经单水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28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