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耦合型微米光纤起偏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3011.0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6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余健辉;杜垚;陈哲;张军;李浩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27 | 分类号: | G02B6/27;G02B6/1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廖继海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微米 光纤 起偏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耦合型微米光纤起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微结构光纤和第二微结构光纤,第一微结构光纤包括纤芯和包层,其中间有一段被拉细成微米光纤,其包层直径为3μm~10μm,微米光纤的长度为7.5mm~28mm,微米光纤与两端的普通光纤均形成锥形过渡区;所述第二微结构光纤也包括纤芯和包层,还包括一段长度与第一微结构光纤的微米光纤的长度相同且包层直径为3μm~10μm的微米光纤,其至少有一端与普通光纤相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锥形过渡区;两段微米光纤平行紧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型微米光纤起偏器,其特征在于两段微米光纤及相连的锥形过渡区封装在均匀透明材料里面。
3.一种耦合型微米光纤起偏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对将两根标准直径的光纤中的一小段同时加热;
(2)对以上两根光纤同时拉伸至光纤包层直径变为10μm~12μm;
(3)监测其中一根光纤在工作波长下的线性消光比,继续拉伸两根光纤,当线性消光比大于20dB,停止加热及拉伸;光纤的结构变成两头粗中间细,且在连接处形成锥形过渡区;细的部分为微米光纤,包层直径为3μm~10μm;
(4)待光纤冷却后,将两根光纤中的微米光纤平行紧贴,将封装胶涂敷于微米光纤上和锥形过渡区,此时封装胶处于粘稠可流动状态,尚未被固化;
(5)同时将两端的光纤之间的距离缓慢拉大,同时监控输出光的线性消光比;当线性消光比达到20dB时,固化封装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耦合型微米光纤起偏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光纤为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耦合型微米光纤起偏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光纤加热方法为二氧化碳激光器加热、电热丝加热、明火加热或电热炉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30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塞环
- 下一篇:散热型摩托车发动机汽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