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脂处理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3230.9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3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赖琼玮;田华;陈劲松;王志勇;黄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0;C11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31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脂 处理 吸附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同时是一种油茶果的利用技术,特别是一种油脂处理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俗称山茶、野茶、白花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优质食用油料植物,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其所结果实——油茶果,球形、扁圆形、橄榄形,直径3-4厘米,果壳厚而木质化;油茶果的果壳内(即油茶果壳)含油茶籽,油茶籽为茶褐色或黑色,三角状,有光泽;油茶籽外层为籽壳(即油茶籽壳),籽壳内为油茶籽仁。
油茶果成熟采摘后,经过堆沤一周,果壳开裂,得到油茶籽。油茶籽通过脱除籽壳得到油茶籽仁,油茶籽仁进行破碎蒸炒、压榨,得到油茶籽油(山茶油)和油茶籽饼。油茶籽饼通常通过浸出工艺提取其中的残油,剩渣为油茶籽粕(油茶枯),油茶籽粕中富含10-18%茶皂素。
目前,油茶果壳、籽壳及提取茶皂素后的油茶籽粕未得到很好的利用,人们一般是将其当作燃料使用,造成资源浪费。中国专利CN100574868C公开了一种油品脱酸吸附剂及制备方法(专利号2000610047316.1),该吸附剂只在传统吸附剂——活性白土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进而成的,且是一种矿物吸附剂,不是生态环保吸附剂,存在食品安全隐患;CN101700490B公开了一种油脂脱酸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200910272819.2),加工过程添加了化学合成的碱性化合物,使得吸附剂应用于油脂工业,同样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油脂处理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工艺步骤简单,工艺条件低,其能有效回收处理油茶果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果壳、籽壳、茶粕(提取油茶籽油、茶皂素后),避免资源的浪费,并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本发明得到的油脂处理吸附剂,可有效应用于油脂精炼脱酸、吸附危害食品安全的苯并芘、重金属等物质,使油脂最终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脂处理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包含如下工艺步骤:
(1)取原料:
取油茶果壳、油茶籽壳、油茶籽粕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2)预热,将取得的原料在无氧条件下加热;
(3)碳化,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在无氧条件下加热碳化;
(4)粉碎过筛,将步骤(3)碳化的原料进行粉碎,过筛,得到碳化粉剂;
(5)加水湿润,将步骤(4)过筛所得的碳化粉剂冷却,加水进行湿润,得到湿润粉剂;
(6)活化,将步骤(5)所得湿润粉剂在有氧条件下加热活化,得到活化粉剂;
(7)粉碎过筛,将步骤(6)所得的活化粉剂进一步粉碎,过筛,得到油脂处理吸附剂。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步骤(1)取油茶果壳50质量%、油茶籽壳20质量%、油茶籽粕30质量%的混合物为原料。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步骤(2)预热温度为200~300℃,持续时间为0.5~2h;
步骤(3)碳化温度为400~500℃,加热碳化时间为0.5~2h。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步骤(4)过60~100目筛;
步骤(7)过60~100目筛。
本发明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步骤(5)水添加量为碳化粉剂质量的20~50%;
步骤(6)活化加热温度为500~900℃,加热时间为0.5~5h。
本发明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油脂处理吸附剂,其是通过如下工艺步骤制得的:
(1)取原料:
取油茶果壳、油茶籽壳、油茶籽粕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2)预热,将取得的原料在无氧条件下加热;
(3)碳化,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在无氧条件下加热碳化;
(4)粉碎过筛,将步骤(3)碳化的原料进行粉碎,过筛,得到碳化粉剂;
(5)加水湿润,将步骤(4)过筛所得的碳化粉剂冷却,加水进行湿润,得到湿润粉剂;
(6)活化,将步骤(5)所得湿润粉剂在有氧条件下加热活化,得到活化粉剂;
(7)粉碎过筛,将步骤(6)所得的活化粉剂进一步粉碎,过筛,得到油脂处理吸附剂。
本发明进一步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步骤(1)取油茶果壳50质量%、油茶籽壳20质量%、油茶籽粕30质量%的混合物为原料;
步骤(2)预热温度为200~300℃,持续时间为0.5~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32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环保高仿真鞭炮
- 下一篇:主动型振动或噪音抑制装置